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能否出租?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不得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因破產、合并等情形依法處理。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三款的規定,農民集體土地使用農用地是“直接用于農業生產”,與“非農建設”相對立。因此,將本法中“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概念理解為“農民集體土地中的農用地”,或者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理解為第六十三條的含義之一,“農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用于非農建設”符合《土地管理法》關于農用地使用的規定和第六十三條的邏輯,因此這種理解是合理的。但是,集體建設用地不同于農用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三款和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的原用途是非農建設,與“非農建設”的表述不沖突。從事物的性質上看,不存在建設用地能否用于非農建設的問題;從邏輯上看,不存在禁止建設用地用于非農建設的問題。因此,如果第六十三條中的“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包括建設用地,也就是說,本條還包含“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的含義,顯然與上述相關條款相悖,不合邏輯。農民集體建設用地只是農民集體土地的一種,二者概念不盡相同。農民集體建設用地與農民集體農用地之間存在差異。農民集體土地中農用地的用途是“直接用于農業生產”,而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的用途是“非農建設”。一般不理解,第六十三條禁止農民集體土地的一切租賃活動,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出租。規范性指導意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國家實行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國家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明確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實行耕地專項保護。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筑物、構筑物用地,包括城鄉居民點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游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并出具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發證,確認建設用地的使用權。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發給使用權確認證書;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具體登記發證機關由國務院確定。
為確認林地、草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確認水面、灘涂的養殖使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有關規定,分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需要些什么步驟
2021-03-06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23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