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子女行為的后果由誰承擔《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起施行。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施行前的規定是:
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是其法定代表人,父母是其法定代表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監護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律責任。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雖然不能承擔或者限制承擔民事責任,但在侵害他人權益時,應當是直接侵權人,不能擺脫成為民事被告人的風險。但是,雖然他們是被告人,但責任主體或者部分責任是他們的監護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監護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補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88條(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財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以上是相關答案。無民事行為能力兒童所犯的錯誤,一般由其監護人承擔,因此,父母必須好好照顧子女。如果由此造成的損失太大,那么家長也可能坐牢,雖然孩子沒事。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本違約解除合同的損害賠償如何確定
2021-02-18房主與第二買受人簽訂合同是無權處分嗎
2020-11-11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