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罪的最高刑罰是多少年?
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最高刑罰是無期徒刑。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刑罰主要有五種: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刑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未成年犯(包括緩期二年執(zhí)行死刑)不得適用死刑。因此,理論上,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最高刑罰是無期徒刑。
刑法第32條【主刑和附加刑】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第三十三條【主刑種類】主刑的種類有:(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的種類】附加刑的種類有:(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quán)利;(三)沒收財產(chǎn)。附加處罰也可以獨立適用。第四十九條【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時年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方法致人死亡的除外。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年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強奸罪、搶劫罪、販毒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年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依法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使用輕微暴力或者威脅手段,強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或者金錢,數(shù)量不大,對受害人沒有輕傷或者不敢正常上學的,不構(gòu)成犯罪。年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符合上述條件的,一般不認為是犯罪。強奸未成年人罪要判多少年。應以法定情節(jié)為主要依據(jù)確定量刑幅度,再考慮酌定情節(jié)。不能以法定情節(jié)作為唯一的量刑標準,忽視自由裁量情節(jié),或強化自由裁量情節(jié),弱化法定情節(jié)。我們應該把兩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最后再考慮一下。(3)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偶爾與幼女發(fā)生性關系,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不算犯罪”,如何懲治強奸未成年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犯罪主體是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2。衡量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構(gòu)成犯罪,應當同時構(gòu)成三個要件,即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刑事處罰性。如果雙方是戀人或其他關系人,他們有性行為,并且沒有強迫,那完全是自愿的。我們只能通過道德手段來糾正這種越軌行為。
3。必須是偶爾的,情節(jié)輕微,沒有嚴重后果。在解釋中使用“偶發(fā)、溫和、無嚴重后果”,是為了給司法自由裁量權(quán)留下一定的空間。依法保障未成年人訴訟權(quán)利的原則,不僅應當保障未成年人享有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quán)利,但也要特別注意落實他們作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殊權(quán)利。從相關規(guī)定來看,主要有兩點:
1。法定代表人出席的權(quán)利。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四款、第二款規(guī)定:“對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訊問、審判時可以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規(guī)定:“訊問未成年犯時,應當根據(jù)案件偵查的需要,通知未成年犯的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教師到場,但有礙偵查或者不能通知的除外。”。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第十一條規(guī)定:“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告知其依法應當履行的法定權(quán)利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十九條規(guī)定:“開庭前,應當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表人到庭。法定代表人不能出庭或者確實不適合出庭的,應當另行通知其他監(jiān)護人或者其他成年近親屬出庭。其他監(jiān)護人或者成年近親屬經(jīng)通知不到庭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記入筆錄。”依照上述規(guī)定,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接受訊問、審判時,可以請求法定代理人到場。未成年人的心理還不成熟,在訊問和審判中有法定代表人在場,有利于未成年人情緒的穩(wěn)定和訴訟的順利進行。為了保證訴訟目的的實現(xiàn),司法機關應當在沒有妨礙訴訟進行的例外情況下,通知法定代表人到場。
2。獲得指定辯護的權(quán)利。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在開庭時不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第三十八條還規(guī)定:“被告人堅持行使辯護權(quán),拒絕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準許并備案;被告人有本解釋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的(即盲人,聾啞人、限制行為能力人;聽證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盲人、聾啞人、限制行為能力人;聽證時不滿十八周歲的被告人;被告人;人民法院應當準許被告人(可以判處死刑)拒絕作證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為其辯護,有正當理由,被告需要委托其他辯護人的,由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辯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被告人是盲、聾、啞、未成年人,不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不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gòu)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救助機構(gòu)應當提供法律援助,不需要對被告人的經(jīng)濟狀況進行評估。”未成年人作為被告人時,不僅其訴訟地位決定了其行使辯護權(quán)的難度,而且未成年人自身的特點決定了獲得辯護人幫助的緊迫性。刑事訴訟法的這一規(guī)定對未成年被告人訴訟權(quán)利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教育非常重要,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非常關鍵,只有讓未成年人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不能讓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前往律霸進行專業(yè)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仲裁調(diào)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quán)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發(fā)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1-19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分手協(xié)議是指什么
2021-02-20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發(fā)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quán)
2021-02-1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商鋪拆遷維權(quán)技巧,怎么不吃虧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