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罪如何處理。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強奸罪、搶劫罪、販毒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六周歲不受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監護人給予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刑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換言之,未滿18歲是法律上的從寬處罰。至于從輕或減輕,以及從輕的程度,則視具體情況而定。根據這一原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原則上不應被判處最高刑罰。在具體量刑中,應當區分年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少年犯和年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老年犯。對于同一年齡段的犯罪,在決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時,一般還應當反映不同行為人的年齡差異。只有這樣,才能在我國刑法中充分體現和實現寬嚴相濟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九條:“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受審時的孕婦,不適用死刑”,未成年人無論犯什么罪,都不判處死刑。這是一項嚴格的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所謂犯罪時間,是指犯罪的時間。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即使審判時不滿十八周歲,也適用本條規定。我國刑法規定18歲以下的人不適用死刑的主要原因是死刑是最嚴厲的刑罰,關系到罪犯的生死。18歲以下的人仍處于身心發展的過程中,認知和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因此,他們還沒有達到極為嚴重的犯罪水平,不能改造,所以死刑是不合適的。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緩刑、救助政策。堅持教育第一、懲罰第二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規定:“追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實行教育、緩刑、救助政策,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明確了司法機關處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教育、緩刑、救助的原則要求司法人員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中正確處理懲罰與教育的關系。要把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堅持教育第一、懲罰第二的原則。司法人員應該堅持攻擊未成年人的原則,就像父母對待孩子,老師對待學生一樣。根據他們的個人特點,他們應該理性、感性,這樣才能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危害性。分案處理原則是指對未成年人案件和成年人案件實行訴訟分離、羈押分離、執行分離的原則。
5,保障未成年人訴訟權利的原則。
未成年人不僅要保護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而且要特別注意其作為未成年人的特殊權利。不公開審理原則是指法院審理未成年人案件時,不向社會公開,不允許旁聽和接受記者采訪。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得公開審理。全面偵查原則是指司法人員在處理未成年人案件時,既要從處罰目的出發,又要滿足于對案件事實和證據的調查。從教育救助的目的出發,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狀況和生活環境進行全面調查,必要時進行體檢和心理、精神判斷。簡易原則是指在處理未成年人案件時,在訴訟的各個階段,要盡量縮短時間,提高訴訟效率,簡化程序,爭取早日結案。簡單是快速的前提,快速是簡化的客觀效果。
以上是律霸編輯組織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有任何疑問,請進入律霸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兒能爭取娘家財產嗎
2021-02-03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應如何計算假釋考驗期
2020-11-08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上海市拆遷補償安置人口參考標準
2020-12-17常州拆遷安置房賣房后收益要和政府如何分
2020-12-04強拆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