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司法》的規定,不出資的注冊股東不予承認。成為公司股東,必須有相應的出資額或者認購相應的股份。如果你不出資,你就不可能成為公司的股東。如果你在公司注冊時登記為股東,你必須有相應的出資額。因為你沒有出資,你在本案中構成了虛假出資。如果被工商局舉報或發現,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如果有證據證明注冊股東只是以他人名義注冊,不參與公司治理,不享有股東的物權,不履行股東的義務,那么法律就不會保護他們作為“股東”應該享有的權利。因為履行對公司的出資義務是股東權利的基礎,沒有實際出資的名義股東不享有股東的知情權、表決權、表決權、被選舉權等權利,轉讓出資權、獲利權等。相反,當公司資不抵債時,由于其股東身份已經向社會公開,實際出資人與注冊股東之間的私名借用行為無法抵御善意第三人的侵害,因此注冊股東將不享有股東的權利,但存在一定的風險在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風險。由于協議的形式主要體現在股權轉讓的法律行為中,實踐中因協議而產生的糾紛往往涉及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問題。對于股權轉讓后未登記是否影響股東資格的取得,筆者認為應根據股權轉讓后當事人的行為來認定,不能簡單地予以肯定或否定。但一般認為,只有不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才能確認股東資格。根據我國《合同法》及其解釋的立法精神,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登記后生效,才能承認合同的效力,如《擔保法》中關于抵押權效力的規定。否則,合同自由原則適用。只要雙方就合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或符合《民法典》的要求,《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自2020年12月31日起施行。這一規定將由《民法典》取代。民法典施行前,合同是在現行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情形下成立的。因此,股權轉讓協議成立的必要條件應當是當事人的約定,這與合同是否在工商登記沒有直接關系。工商登記是國家對法人的一種管理方式,是社會公信力的具體體現。這種權利證明登記只針對向社會申報股東資格的權利證明功能,具有對抗第三人的表面證據功能,而不具有權力設定功能。因此,在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前提下,法律不會保護約定登記股東的股東權利,而是履行收取對價的義務。受讓人實際享有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的股東資格受法律保護。
在此基礎上,小編整理了注冊股東虛假出資責任的相關內容??梢?,名義股東事實上沒有出資,構成虛假出資,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注冊股東有兩種情況。在生活中,如果有人想成為公司的注冊股東,他應該小心。一旦出了問題,法律風險還是很大的。對于更多的問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器械事故打官司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要做什么
2021-03-02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1-11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