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股東履行出資責任后,將以出資額承擔公司債務。無論是否參與經營,均以出資額承擔公司的虧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財產和法人財產權的企業法人。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以其認繳的股份對公司承擔責任。第一百六十六條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超過公司注冊資本50%的,不得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大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也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的稅后利潤,由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利潤按股東持股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得按持股比例分配利潤的除外。股東會、股東大會、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將利潤分配給股東的,股東必須退還分配的利潤違反公司規定。
本公司所持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公司營業期限屆滿,公司股東不同意解散的,該怎么辦?公司營業期限屆滿后,公司是否繼續經營或者解散,主要取決于公司章程如何規定,股東會決議和股東大會決議。
根據《公司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也就是說,公司營業期限屆滿后,無論是解散決議還是繼續經營決議,都需要三分之二以上有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因此,在實務中,部分股東在營業期限屆滿時解散公司,可以按下列方式處理:
1。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定解散公司的,公司應當依法進入解散程序。股東大會、股東大會決定繼續經營的,應當依法修改公司章程,辦理相應的工商登記手續,繼續經營。此時,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主張解散公司的股東要求其他股東購買其手中的公司股份,或者要求公司回購該股份;二是其他股東不同意購買該股份或者回購該股份股份,也不同意解散公司的,股東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解散公司。需要說明的是,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全體股東表決權10%以上的股東,方可提起解散公司的訴訟。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股東履行出資責任后,以出資額承擔公司債務,無論是否參與經營,都以出資額承擔公司損失。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次訴訟離婚能判嗎
2021-01-30保全時擔保費由誰承擔
2021-02-18涉黑要判多久
2021-01-20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