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公司的特點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形成了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三級治理結構。三層人要有明確的分工,就是要承擔責任,授予相應的權力。權力與責任相對應,不可能有絕對的權力。權力必須受到監督,任何有權力的人都必須受到監督,他的行為受到組織的制約。公司機制決定了公司能夠吸引社會不同層次的人,投入自己的資源,獲得相應的回報。在這種公司機制的作用下,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是一種契約關系,契約關系的實施需要監督。
戰略決策要“實事求是”,要求各級參與者遵循戰略決策過程,將機遇與公司內部能力和資源相匹配,使計劃具有可操作性。要做到這些,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戰略計劃的實施要“說了就做了”,更重要的是要監督實施過程是否按預定計劃運行,階段性績效指標和關鍵工作里程碑指標是否在預定時間完成。
作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企業領導者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內在的弱點。這些弱點雖然不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但只要其中一個得不到控制,就有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因此,對權力人的行為進行監督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監督是為了實現公司既定的戰略目標。根據監管標準,了解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主要信息,將取得的階段性交付成果與初始指標進行比較,找出差距和問題,及時調整計劃,通過激勵和問責,推動戰略目標按時完成。
要保證正確、順暢、制度化的監督,需要形成一個普遍、長效的監督機制,這是公司的客觀要求。
首先,監督機制要明確監督主體,即誰有權監督,誰是監督對象。公司里的每個人都是監督的對象,也都有監督的權力。
股東是公司的投資者,受國家和證券交易所法律法規的監督。同時,股東之間存在相互監督的關系,其重點在于防止控股股東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中國大陸《公司法》規定監事會由監事會監督,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董事會不設監事會,董事會由股東和香港證券交易所監督,以防止董事的行為損害股東的利益。
管理層受到國家法律法規、股東和董事會的監督,其中董事會的監督是關鍵。董事會通過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向董事會報告的審計部門和管理層監督管理層的工作。
在公司內部,管理層形成了職能部門按專業對業務部門進行監督,上級通過職責下移對各部門下屬進行監督的結構。
除了上級對下級的監督外,還有同級與下級之間對上級的監督,這通常體現在將信息傳遞給相應的監督主體,是公司監督制度的必要補充。
監督主體由股東、董事長、董事會下設專業委員會、監事會、CEO領導的管理層、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和各級員工組成。監督主體代表承擔監督主體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04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