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知情權糾紛中困擾司法實踐的主要爭議問題有哪些?
1。原股東是否仍享有知情權?一種觀點認為,知情權的主體只能是公司的股東,這里所說的“股東”只是公司的現任股東。公司股東將其股份轉讓給他人后,喪失了股東身份,不再是公司股東。當然,他們不能再享有股東的知情權。另一種觀點認為,雖然失去股東身份的“前股東”已不再是公司的股東,但在收益無望的情況下,一些股東往往被迫以極低的價格將自己的股份轉讓給公司大股東,轉讓股份后,公司的股東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利潤迅速倍增,這些“前股東”在持股期間開始懷疑公司控制權股東隱瞞公司可分配利潤,于是就知情權問題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收集控股股東隱瞞利潤的證據。此時,如果認為只有現任股東才有知情權,則可能起到鼓勵公司偽造、隱瞞利潤的作用,進而采取排擠股東的方式,從而“合法”占有股東應得的利潤。
筆者認為,在現實中,很多中小股東發現自己的權益只有在股權轉讓后才受到損害。此時,獲取原公司的會計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從保護中小股東的角度看,“前股東”享有知情權更為合理。但“原股東”在被取消資格前僅對公司相關資料享有知情權,而對被取消資格后的公司決議和會計賬簿則沒有知情權。《會計法》第34條規定,股東查閱會計憑證的權利不包括原始會計憑證。另一種觀點認為,股東知情權的核心之一是股東對公司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了解。雖然從理論上講,公司會計賬簿是按照原會計憑證登記的,股東可以通過查閱會計賬簿了解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但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存在假賬、瞞報的情況股東不得查閱公司原始會計憑證,公司可以拿出虛假的會計賬簿欺騙中小股東。這樣一來,股東的知情權就會大大減少。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前者的觀點。按照我國會計制度,原始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是三種內容不同的財務資料。在這三類財務資料中,原始會計憑證往往記錄和反映了公司的重要經營信息,與公司的商業秘密直接相關。為了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維護公司的正常經營,不允許外人隨意查閱公司原始會計憑證。事實上,正是出于這種考慮,立法者并沒有將原始會計憑證納入股東知情權的范圍。根據《公司法》第34條規定,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要求,并說明查閱目的。公司拒絕提供查閱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只有當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時,才能履行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并說明目的的前置程序,提起知情權訴訟。股東起訴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決議、監事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的,不需要履行任何前置程序,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另一種觀點認為,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當然應當履行法定的前置程序。不僅如此,股東要求查閱、復制公司章程和股東大會記錄時,必須先向公司提出要求,等到公司拒絕時再提出。只有當權利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才能得到救濟。當股東不要求公司查閱和復制時,他們就不行使自己的權利,因此公司不存在侵犯他們權利的情況。
筆者認為,如果股東不直接對公司提起訴訟,法院仍支持股東的訴訟請求,那么對于那些非常愿意與股東合作行使知情權的公司來說,不僅需要派人參與訴訟,而且還需要法院的支持因敗訴而承擔相應的訴訟費用。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莫名的損失,因為公司在應訴之前別無選擇,我們不知道也不能知道股東應該行使知情權。為了降低訴訟成本,節約社會資源,除了股東就賬簿查閱權提起訴訟前必須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的法定前置程序外,股東在就知情權的其他方面提起訴訟前,也應當向公司提出請求,并以被拒絕為前提,但這種請求并不局限于書面請求,只是一種面對面的請求。積極的觀點認為,知情權是股東的法定權利。由于《公司法》沒有規定知情權必須由股東自行行使,股東當然可以委托他人行使。消極觀點認為,知情權只能由股東自己行使。股東委托他人行使的,公司有權拒絕。原因是根據《公司法》規定,知情權的主體是股東而非他人,股東委托的其他人不是公司股東,因此無權查閱、復制公司的相關信息。另外,在強調股東知情權保護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有限責任公司的封閉性特征和對公司利益的保護。公司的相關信息,特別是財務賬簿,往往包含著公司的重要商業秘密。如果允許股東委托他人進行協商,那么一些小股東可能會將股東知情權作為交易對象出售給公司的經營對手,這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股東道德風險。作者同意前一種觀點。從理論上講,任何權利的主體都是權利人自己而不是他人,但對于非排他性權利,權利人沒有必要自己行使。正如選舉董事的權利屬于股東,但股東仍然可以委托他人代為投票一樣,知情權不是排他性權利,也不要求權利人自行行使。另外,在現實中,由于智力水平、知識結構等方面的限制,股東自身可能無法理解公司的會計賬簿等資料。此時,委托他人代股東行使知情權是行使知情權的必由之路。因此,股東有權委托他人行使知情權,除非公司有證據證明股東委托他人行使知情權的目的不正當。
5。“查閱”是否包括“摘抄”
股東查閱公司賬簿時能否摘抄,是股東知情權判斷執行過程中的一個常見問題。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有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權利,但不得復制。因此,在股東勝訴后的判決執行過程中,許多股東希望提取會計賬簿記載的內容。此時,公司對股東提出異議予以提取。那么,《公司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是否含有“摘錄”的含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采購人未公布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標準如何處罰
2020-12-11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