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商業秘密是關系到一個企業生存的秘密,這一點非常重要。每個公司都有嚴格的保管機制,我國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也非常嚴格。那么保護商業秘密的法律是什么呢?你知道多少?今天我想給大家補一補科普知識。
保護商業秘密的法律是什么?因此,我國許多法律對商業秘密有明確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勞動者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或者勞動合同終止后,不得利用企業(公安)依法進行個人營利活動公司的商業秘密。
2。不按照法律有關規定或者未經企業承諾,不得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持有的有關商業秘密牟利。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商業秘密的保護更強調勞動者的保密義務或責任。侵犯商業秘密。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2。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取得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與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違反合同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權利人商業秘密;
4。權利人的工作人員違反合同約定或者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5。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當知道上述利用、泄露他人商業秘密的違法行為,獲取、利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從商業秘密權利人是否負有約定義務的角度來看,侵犯商業秘密的主體包括兩類:一類是根據與權利人的合同或規章制度負有保密義務的特定人(包括權利人的雇員和交易對方);二是與債權人沒有約定義務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或者轉讓當事人通過自主研發或者其他合法手段獲得的相同或者類似的技術秘密,不屬于侵犯他人技術秘密的行為。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通過合法參觀或者對合法取得的產品進行拆解、測繪、分析等逆向工程手段取得有關技術的,應當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商業秘密的本質是技術信息或商業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技術信息或商業信息都構成商業秘密。無論是技術信息還是商業信息,要構成商業秘密,必須具備以下要素:
1、保密性。要構成商業秘密,首先必須是秘密,即“不為公眾所知”,即不能直接從公共渠道獲取信息。相反,如果某些信息已為公眾所知或可直接從公共渠道獲得,則不構成商業秘密。因此,如果有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向社會公開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披露人就侵犯了該商業秘密,但披露后,該信息將不再成為商業秘密,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該信息。他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向第三人披露商業秘密,未向社會公開的,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保護商業秘密,第三人不得向任何人披露或者使用商業秘密。
2。信息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這是實用的,即技術信息或商業信息因其保密性而具有商業價值,能夠使權利人獲得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
3。保密。保密是指權利人對有關信息采取的保密措施,即權利人根據有關情況采取的在正常情況下能夠對技術信息保密的合理措施。保密和保密有不同的含義。前者是指權利人主觀上采取保密措施,防止公眾知情;后者是指相關信息在客觀上不為公眾所知。如果有些信息不為公眾客觀所知,則屬于保密信息,但權利人不采取保密措施,不構成商業秘密,公眾可以隨時自由獲取。同樣,即使采取了保密措施,但仍被他人非法披露,也不構成商業秘密。
采取保密措施主要包括與知情方簽訂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以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只要權利人要求保密,商業秘密權利人的雇員或者其他與商業秘密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人就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商業秘密的存在,即為權利人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權利人的雇員或者其他人也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商業秘密的存在對權利人承擔保密義務。四是技術秘密的保護和逆向工程。逆向工程是指他人通過研究權利人銷售的產品或用戶手冊,獲取權利人技術秘密的過程。逆向工程又稱為“逆向工程”或“修復工程”。逆向工程主要存在于軟件、集成電路和化學等領域。
關于逆向工程的合法性,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或地區已在立法或司法判決中承認其合法性。我國現行立法對逆向工程的合法性沒有明確規定。但一般認為,逆向工程是合法的,不構成侵犯技術秘密。因為逆向工程本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這種手段是合法的,不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的非法獲取商業秘密的方式。
其他人對技術秘密進行反向工程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使用技術秘密并保密;另一種是使用并公開。在第一種情況下,技術秘密的原所有人和反向工程師都作為技術秘密的所有人受到保護;在第二種情況下,技術秘密失去了保密性,不再受到保護。因此,對于任何技術開發人員來說,在將其技術作為技術秘密進行保護之前,必須判斷該技術被他人成功逆向工程的可能性,從而決定是否以專利或技術秘密的方式進行保護。
在技術秘密侵權案件中,被告往往以逆向工程作為辯護。因此,被告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提供逆向工程的證據,包括逆向工程的技術資料、圖紙、計算公式、具體技術人員和時間等。5《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經營者不得利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二)泄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通過上述方式取得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約定或者權利,按照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應當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擁有的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泄露他人商業秘密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為權利人保密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侵犯商業秘密罪,是指違反保護和管理商業秘密的法律、法規,非法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所謂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受權利人保護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
2。行為人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是關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2-17合同蓋手印用哪個指頭
2021-03-12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