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a企業的資產少于負債,則將全部或主要資產連同相同數額的債務一并轉移給B企業。a企業不注銷債務,其余債務仍以a企業名義存在。用這些資產和債務,B企業將開辦一個新的個人獨資企業或與他人組成一個有限責任公司
(2)當a企業的資產少于負債時,a企業的開辦單位將全部或主要資產連同相同數額的債務一并轉讓給B企業,企業a取消了。a企業的開辦單位承擔其余債務,乙方以轉讓的資產新建個人獨資企業,或與他人共同組建新的有限責任公司(3)a企業的資產低于負債時,a企業的開辦單位將全部或主要資產連同同一數額的債務一并轉讓給乙方。a企業的開辦單位承擔其余債務,a企業的法律地位不變,乙方成為a企業的股東或獨資企業(4)a企業的資產少于負債的,全部或主要資產連同同一數額的債務一并轉移給B企業,a企業不予核銷,其余債務仍以a企業名義存在。利用這些資產,B企業將開辦一家新的個人獨資企業或與他人共同組建一家有限責任公司。這就是所謂的“零資產轉移”零資產轉移的最大問題是誰來承擔沒有與財產一起轉移的債務p>目前試行的理解是:假設企業資產為100萬元,負債為200萬元,如果不存在所謂的“零資產轉移”,每個債權人可獲得50%的還款率。目前,企業開辦單位將企業全部資產連同100萬元負債以“零資產轉讓”的形式轉讓給第三方,第三方用這些資產開辦新企業。其余100萬元債務將由創業單位或未注銷登記的殼企承擔。那么,新企業帶來的債權人就可以得到100%的還款,明顯受益于“零資產轉移”。受害者是不幸沒有被選中的另一半債權人。他們可以得到50%的還款,但現在他們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對他們的損害顯然是“零資產轉移”行為體選擇的結果。換言之,如果選擇權得到承認,必然會導致這樣的不公平結果。因此,所謂零資產轉讓不是一種標準的合并行為,可能會侵害債權人的利益,因為零資產轉讓實質上是對債權的侵害,債權人有權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行使撤銷權撤銷轉讓合同,在實踐中,如果轉讓合同被撤銷過多,社會成本就會過大。目前實踐中常見的處理方法是:第一種是a企業對債權人直接負責,第三種是a企業對債權人直接負責,第四種情形是被出售企業與受讓人共同被指控,受讓人在其股權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車被盜誰承擔責任
2021-02-28交通事故鑒定注意事項
2021-01-06如何認定工傷
2020-12-26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找哪些行政機關
2021-01-23婚外情第三者違法嗎
2020-11-21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2021-01-07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新政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