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知識產權立法的不足《知識產權協議》主要規定了著作權及相關權利(包括計算機程序和數據匯編)、商標、地理標志、工業設計、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未公開信息等的保護,它與《巴黎公約》、《伯爾尼公約》、《羅馬公約》和《華盛頓公約》等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有關,具有一致性和互補性。該協議主要規定了各類知識產權的最低保護水平,以及對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和力度的要求
與《知識產權協議》的要求相比,我國知識產權立法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保護對象不全面。我國相關立法的保護對象是著作權及其相關權利、商標、專利(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計算機程序和數據匯編、未披露信息(即商業秘密),但沒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地理標志(2)救濟措施不完善。如《商標法》和《專利法》規定,商標評審委員會和專利評審委員會的復審決定是終局的;沒有規定司法機關采取臨時措施等(3)保護程度不符合要求。例如,版權侵權人向權利人提供的民事賠償往往不足以彌補權利人的損失,以適應中國加入WTO的需要,為保護半導體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我國制定了《半導體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并修訂了相關法律法規。根據《知識產權協定》有關規定作出的修改主要包括:(1)著作權法將計算機軟件和電影作品的出租權作為一項獨立的財產權予以保護,規定了對數據庫等編輯作品的保護,并重新界定了“合理使用”的原則和情形,為防止任何遲延對權利人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或證據損失,司法機關可以采取臨時措施,加大侵權人的民事責任,加大行政處罰力度(2)《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細化了軟件著作權人的權利,明確了各項權利的內容。將軟件著作權的保護期改為自然人死亡后50年、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死亡后50年,縮小了作品“合理使用”的范圍,加大對生產經營的要求加大對銷售盜版軟件的打擊力度(3)商標法:商標的構成要素由原來的文字、圖形及其組合,改為文字、圖形、字母、數字、立體標志和顏色的組合,以及這些元素的組合;在禁止元素中,增加了官方標志和檢驗標志;它明確規定了馳名商標的保護;規定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復審決定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為防止遲延對權利人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或者證據損失,司法機關可以采取臨時措施;增加了對組織、協會或其他組織持有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的保護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漏診如何賠償
2021-01-28連帶債務執行應注意什么
2021-01-15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