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作權侵權歸責原則不應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行為人的主觀過錯不是歸責的標準。對于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功能,人們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其基本原則是“不幸損害的合理分配”,加瑟教授特別強調(diào)“分配正義”(注:王健:《民法理論與案例研究》(下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P。168). 這一基本功能決定了這一制度必然與責任保險相聯(lián)系(所謂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人的法律責任為標的物的保險)。同時,只有通過保險制度才能達到分散損失的目的。法官在運用這一原則時,往往受到責任保險的影響。目前,我國保險業(yè)蓬勃發(fā)展,但對著作權責任保險仍缺乏相關規(guī)定。在本案中,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沒有必要的前提(注:王曉明教授認為《民法通則》第123條規(guī)定的特殊侵權責任主要是推定責任,也是公平責任,與無過錯責任有明顯區(qū)別。筆者持此觀點)。此外,無過錯責任原則大多適用于高度危險行為。而且,這些行為在許多情況下是合法的,適用這一原則是為了彌補受害人的損失。侵犯著作權雖然可能造成巨大損失,但危險性顯然不高。而且,這些侵權行為的違法性也非常明顯。無過錯責任原則的主要功能是分擔和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它沒有教育和懲罰過錯責任的功能。有人指出,無過錯責任實際上是對侵權責任的教育、制裁等功能的否定,因此不具有侵權責任的本義(注:王×明:《侵權歸責原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151頁,77和92)。對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既要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又要對侵權人進行懲罰教育,使他人引以為戒。因為受著作權保護的知識工作者的權益不僅在于著作權人本身,更在于整個科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無論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還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認定侵權行為,還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認定直接侵權行為,都忽視了過錯責任原則的懲戒和教育功能。即使我國已經(jīng)建立了著作權責任保險制度,也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侵犯著作權的違法性必然需要教育和懲罰。而且,侵權者往往通過保險制度將責任轉(zhuǎn)嫁給消費者,這顯然不利于版權的保護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yī)罪的構(gòu)成特征有哪些
2021-02-03租期未滿房東轉(zhuǎn)租的是否需要支付轉(zhuǎn)讓費
2020-11-18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行政處罰停業(yè)多長時間
2020-12-04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土地轉(zhuǎn)讓和劃撥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0-12-29執(zhí)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公司規(guī)章是否必要
2021-02-03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報案不及時擅離現(xiàn)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開荒地被別人霸占該如何維權
2021-01-01關于土地轉(zhuǎn)讓 房產(chǎn)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