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成立前,用于投資的專利技術已經失效或者宣告無效,導致公司不成立的民事責任,屬于合同法上的違約行為,應當承擔締約過失的民事責任。已足額出資的股東,可以按照公司設立協議的約定,要求對方承擔締約過失的民事責任。(二)投資專利等技術的股東不交付專利技術或者技術資料的;或者專利技術或者技術資料已經交付,但尚未辦理產權登記手續的。如何確定其出資的效力根據《公司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產權轉讓手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以工業產權出資的,公司章程對工業產權轉讓登記作出規定;公司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半年內依法辦理工業產權轉讓登記手續,并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以非專利技術出資的,公司章程應當規定轉讓非專利技術。公司成立后一個月內,非專利技術的所有人和受讓人(公司)應當簽訂技術轉讓合同,并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因此,那些投資專利等技術的人必須經過兩個程序:交付和注冊。交付的法律價值在于公司擁有和利用專利等技術實現公司財產利益;登記的法律價值在于所有權的認定和風險的防范。公司及其他股東有權要求投資者履行專利等技術的交付義務,并賠償給公司造成的財產損失。已交付專利技術或者技術資料,未辦理產權登記手續的,為出資瑕疵,即實際出資而非法定出資。但是,這種行為的責任義務是公司和投資者。否則,其他股東有權要求公司和投資者辦理登記手續。(3)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因專利技術無效或者失效發生糾紛的民事責任。
我國《公司法》實行法定資本制度,又稱固定資本制度,強調資本的確定性和真實性。公司成立后,股東的出資必須真實,不得不足或者不實,不得抽回。公司增加或者減少資本,還應當依照《公司法》規定的程序辦理。在公司經營過程中,股東出資不足、不實或者被撤回,導致訴訟的,法官的首要裁定思路是堅持《公司法》法定資本的確定原則和公司注冊資本作為公司債務總擔保的法律地位。然而,當專利技術因其貢獻而無效或被宣告無效時,法官的裁決思維就會受到阻礙,我國《公司法》實施的法定資本制度也會受到影響,即:,《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補差責任”和“充實資本責任”等司法救濟難以實現。由于專利技術不同于實物和貨幣,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時,我國合同法所倡導的實際履行原則也不能在審判中得到貫徹。當事人和法官選擇的方式是終止合同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沒有結婚證可以離嗎
2021-02-20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