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人的法律責任是什么一般認為,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對其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造成的法律后果所應承擔的責任。就發起人而言,其責任可分為侵權責任、違約責任、無限責任、連帶責任和過錯責任。根據民法通則,民事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十種:停止侵權行為;消除滋擾;消除危險;歸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返工和更換;損失賠償;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聲譽;道歉。這十種民事責任方式同樣適用于保薦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情形。一般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第一,賠償責任。公司在設立過程中,因發起人的過錯造成公司損害的,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當事人一方因違約或者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同樣適用于發起人。同時,發起人在設立過程中對公司或者第三人造成的損害不應僅限于過失。發起人故意給公司或者第三人造成損害的,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二,返還募集資金并附加利息。公司不能成立時,發起人應當負責返還股本和支付利息,主要發生下列四種情況:(一)發起人以公開發行、募集股份的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行股票必須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批準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撤銷批準。在這種情況下,尚未開始募集的,應當停止募集;募集的,發起人應當按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返還,并返還同期銀行存款利息,招股說明書必須載明本次發行的起止期間,以及保薦人逾期未募足股份可以退股的聲明。因此,超過招股說明書規定的期限尚未募足股份的,認股人要求返還股份收益和同期銀行存款利息的,發起人應當返還股款和同期銀行存款利息。(3)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已發行股份的資本金繳足后,必須經注冊會計師驗資。發起人主持創立大會。發起人未按期召開創立大會的,認股人也有權要求發起人退還已付款項并支付同期銀行利息。(四)因不可抗力或者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直接影響公司成立的,創立大會決定不設立公司的,發起人應當返還認股人繳納的股款,但不得增加同期銀行利息。此時,返還責任應視為一種義務,而不是具有懲罰性的民事責任,因為民事責任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義務,另一種是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的后果,公司因國家政策變化、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成立,由認股人表決通過,反映認股人本人的意思表示,而非發起人違反法定義務,所以應該把它看作是義務,而不是違法行為的后果。發起人不返還收益的,將構成不當得利,各認購人可提起訴訟要求返還不當得利
以上為律師事務所組織的相關知識。如果您有更多問題,可以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或直接委托律師事務所幫助您走出法律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15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是指什么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