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5年,某醫藥研究所與某產品有限公司簽訂合資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共同成立消毒產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藥品研究所擁有的消毒高新技術專有技術的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及相關配套技術、注冊商標等無形資產價格為255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51%;物業公司投入貨幣資金245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49%,均在約定期限內到位。協議簽訂后,藥物研究所多次督促公司履行投資義務,導致新公司未能形成。同時,也造成了公司成立初期的籌建成本損失、市場可得利潤損失和商譽損失。為此,哈藥公司起訴要求終止“合資協議”,并要求物業公司賠償其損失。法院裁定《合資合作協議》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物業公司未在約定期限內出資并表明不出資的,雙方協議終止,而物業公司應賠償藥品研究所為履行本協議所支付的費用和因終止本協議所產生的損失【點評分析】
本案涉及到保薦協議的法律性質,以調整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發起人協議是指為設立公司而訂立的關于設立公司過程中各方的權利、義務和相應責任的協議。其重要功能是在公司成立前調整各方之間的法律關系。公司成立后,股東的權利和義務主要受《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因此,準確判斷保薦協議的法律性質成為解決本案的關鍵。在公司法通論中,發起人協議的法律屬性是合伙協議。發起人協議具有共同性,即各方以設立公司為共同目的;這與一般意義上的合同不同,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是相對的,主體一般沒有共同目的。此外,現行《公司法》規定,公司不能成立時,發起人應當對設立費用承擔連帶責任,這在一定程度上承認發起人之間的關系具有合伙性質;相應發起人協議的法律屬性為合伙協議。在這種情況下,保薦協議的主體是醫藥研究院和物業公司。協議對雙方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作了明確約定。其中,物業公司應投入貨幣資金2450萬元,以藥品研究所擁有的知識產權作為出資。在協議履行過程中,醫藥研究院按照發起人協議的要求為公司籌建做了必要的準備,而物業公司未履行出資義務,經醫藥研究所督促,仍不履行,并表示不打算按約定投入資金。此時,二者之間的信托關系已經嚴重受損,有限責任公司的人性基礎和性基礎也不存在,因此無法強制物業公司履行出資義務。物業公司嚴重違反了保薦協議規定的義務。協議雙方僅為物業公司和醫藥研究所,不涉及其他第三方。因此,物業公司有權要求終止保薦協議,并要求物業公司賠償為成立公司所支付的必要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鑒定人應履行的義務
2021-02-22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