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召開股東大會,應當在會議召開二十日前將會議的時間、地點和審議事項通知全體股東;臨時股東大會應當在會議召開十五日前通知股東;發行無記名股票的,應當在會議召開三十日前公告會議的時間、地點和審議事項。如何計算本條規定的“20天”、“15天”和“30天”之前的起點?我國民法和合同法上確認的信訪原則還是到達原則?如何理解“句號”?在實踐中,這種認識是不一致的。由于通知期限是攻擊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性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在股東大會決議撤銷訴訟中,原告股東的通知期限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明確,公司法中的期間概念在民法中具有重要意義。一般是指連續時間,它是確定民事主體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起止的標準,是進行法律推定的依據,是確定權利取得和喪失的依據,確定民事法律行為權利的行使、義務的履行和效力的依據。公司法沒有規定期限。就民法的一般意義和補充意義而言,公司法上的期間應適用于民法上的期間
公司法上的通知不同的民法或合同法上的通知采取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到達主義;二是到達主義;二是發信原則。我國民法采用到達主義,即收到通知即表明允諾的效力,英美法系則采用寄信主義表示允諾的效力?!豆痉ā窙]有規定《公司法》在民法中是采用到達主義還是寄信主義。實踐中有兩種認識:一是民法通則是基本法,合同法的效力高于公司法。下級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上級法的有關規定;第二,公司法是一部不同于其他民法和公法的混合法。它不僅要考慮私權因素,還要考慮整個社會的效率。采用普通法的發信制度更為合理。筆者認為,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受歡迎的公司,股東人數眾多,住所分散。如果催繳期的計算采用到達原則,則股東收到通知的時間不統一。如果確定時間有矛盾,可能需要重新召開公司會議,導致呼叫程序緩慢,效率極低。借鑒國外《公司法》有關規定采取發函原則平衡股東與公司利益,在實踐中,一般只需在《公司法》規定的期限前發出通知,無需詢問是否到達。因不交付而造成的損失應由股東承擔。但是,是否符合通知規定和期限的舉證責任應由公司承擔,也就是說,公司應當根據股東名冊記載的住所或者股東通知公司的住所提供證據。(四)《公司法》對期限的計算表明,股東大會的召集程序或者決議方式違反法律的,行政法規或者股東會章程規定,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向法院提起撤銷決議的上訴?!豆痉ā返诙l規定的召集程序,是指自決定召開股東大會之日起至股東大會召開前應當遵循的法定程序。在股東大會召開日前一定期限內通知股東大會,也是股東大會的召集程序之一。《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的“二十日”、“十五日”、“三十日”的起征點是什么?包括會議通知的日期嗎?在實踐中,對于發函日期是否計入期間,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召開通知是以發函為原則的,即召開通知的發出日期具有通知效力,使該日期計入《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間;另一種觀點認為,召集通知采用了發函原則,但《公司法》對如何計算期限沒有明確規定。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即按照日、月、年計算期間的,不計算期間開始的日期,而計算次日的日期。筆者認為,公司法應當在一定期限內將股東大會的召開告知股東。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讓股東知道股東大會的時間和地點,更是為了讓股東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會議,從而保障自己的權利。公司法對期限的計算沒有規定。參照國外司法判例,發現《日本商法》第232條第(1)款規定,股東大會應當在會議召開前兩周通知股東。兩周期限是指自發函之日起至股東大會召開之日止14天(日本法院2010年7月15日判決)。另外,從日本實踐中對期間計算的觀點來看,其依據是日本民法的規定(2010年9月13日東京地方法院判決)。在日本,一般認為召開股東大會的天數應從發出通知的次日算起。因此,作為我國實踐的依據,期限應當參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采用反向計算法。會議日期為開始日期,不包括在內。前一天為開始日期,從反算到“20天”、“15天”和“30天”期間最后一天零時為結束日期,則至少應在該時間之前發出會議通知。因此,“20天”、“15天”和“30天”應從通知的次日起計算至會議召開的前一天,即《公司法》規定的期限。這樣,召開期間的起止點為通知發出的次日,不計算通知發出的次日。案例中,股東a對a公司股東大會決議的召集程序提出異議,構成《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股東大會決議程序的程序性缺陷要件,應予支持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中財產保全期限過了可以提車了嗎
2021-01-05涉外婚姻孩子如何上戶口
2021-01-13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拆遷財產損失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