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處理中,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其資產分為單一資產和資產組。資產組是指企業能夠識別的最小資產組合,其產生的現金流入應基本獨立于其他資產或資產組產生的現金流入。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每年進行減值測試,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如果存在下列跡象,表明該資產可能發生減值:1。本期資產市場價格大幅下跌,由于時間推移或正常使用,明顯高于預期跌幅;2.企業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法律環境以及資產所在的市場在當期或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的;3.當期市場利率或其他市場投資收益率上升,影響企業計算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的折現率,導致資產可收回金額大幅減少;4.有證據表明資產已經過時或者被損壞;5.資產已經或者將被閑置、終止或者計劃提前處置;6.企業內部報告有證據表明該資產的經濟效益已經或者將低于預期,如該資產產生的凈現金流量或者實現的營業利潤(或虧損)遠低于(或者高于)預期金額等;7.資產可能發生減值的其他跡象
在稅務處理方面,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的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的收入有關的合理費用,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費用,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值,但不存在實際損失的,在納稅時不確認為資產減值,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予扣除;資產的實際損失符合稅法規定的條件的,經稅務機關批準確認為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沒有采用資產組的概念第二,在對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進行會計處理時,如果資產有減值跡象,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處置費用包括與資產處置有關的法律費用、相關稅費、手續費以及為使資產可銷售而發生的直接費用。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按照公允交易中銷售協議價款減去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處置費用后的金額確定。無銷售協議但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按照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通常應根據買方的出價來確定。在沒有銷售協議和活躍的資產市場的情況下,以可獲得的最佳信息為基礎,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凈額可參照同行業同類資產的最新交易價格或結果估計。企業仍不能按照上述規定可靠估計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的,按照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可收回金額進行納稅處理,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企業以貨幣和非貨幣形式取得的各種來源的所得,為收入總額,包括財產轉讓所得;第十六條規定,企業轉讓資產,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扣除資產凈值和轉讓費用。因此,在會計處理中,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以資產轉移時收回的實際金額為基礎,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并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后,減值資產的折舊或攤銷費用在未來進行相應調整,使調整后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在資產剩余使用壽命內系統分攤。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予轉回在稅收處理方面,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七款的規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未經批準的預備費支出。企業按照資產減值準則的規定計提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投資性房地產、無形資產、商譽、長期股權投資和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減值準備,應當進行納稅調整,不計入當期損益,且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應當調整為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企業在納稅申報時應納稅所得額已經增加的,在計提減值準備前,按照計稅基礎確定可抵扣的折舊額或攤銷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是因資產處置、出售、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償還債務等原因形成的,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轉回的資產減值準備計入當期損益,增加企業利潤總額;根據稅法規定,企業在納稅申報時增加應納稅所得額的,轉回的減值準備應當允許企業進行納稅調整,即:,原減值準備中增加原計提減值準備時應納稅所得額的部分,應當增加轉回時因收回價值而增加的當期利潤總額,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在會計處理中,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至少在每年年末進行減值測試。商譽應當結合其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企業進行資產減值測試時,將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的賬面價值自購買日起按照合理方法分攤至相關資產組;難以歸屬于相關資產組的,應當歸屬于相關資產組組合。對包含商譽的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先對不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計算可收回金額,并與相關賬面價值相比較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然后,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并將相關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賬面價值(包括分攤商譽的賬面價值)與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比較。相關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在稅務處理方面確認商譽減值損失,企業按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準予扣除;但是,自創商譽不允許扣除。稅法將商譽視為無形資產。購入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清算時予以扣除。通常情況下,商譽的稅基不應調整;商譽不需要與其相關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企業按照資產減值準則確認的商譽減值損失,應當納稅調整,不得轉回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維持判決之作出必須同時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