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股東的出資是股東權益存在的基礎,這里的出資屬性既不是動產,也不是不動產,也不是有價證券。由此可見,股權既不屬于純所有權范疇,也不屬于債權范疇。有許多學者認為,公平是一種包括權利、義務和責任在內的綜合性權益。從我國現行《公司法》對股東權益的規定不難看出,股權由兩部分組成:股東權的程序意義和財產權的實體意義;如果我們從利益的角度來看,也可以說股權是共同利益(參與公司管理)和自利(分配公司利潤)的結合,根據新《公司法》的規定,代表股權的工具主要有三種:
1.投資憑證(《公司法》第32條、第74條)
2.股東名冊(《公司法》第33條第1款、第74條)
工商登記文件(《公司法》第33條、第74條),《公司法》第2款)如前所述,完全意義上的股權轉讓應包括兩個方面的權利:互惠權和自利權。因此,股權轉讓不僅是轉讓方與受讓方之間的權利轉讓,還涉及其他股東、公司乃至第三人(公眾)的利益。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轉讓人應當書面通知公司。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文件等三種文件依法辦理相關變更手續后,轉讓方在本合同中的股權轉讓義務將被視為已經履行,而受讓方將被視為已成功擁有所轉讓的股權,同時取得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對股權轉讓條件的誤解舊《公司法》第35條規定“股東可以將其全部或部分出資轉讓給對方”其他”。實際上,這里的“出資轉讓”實質上是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中的股權轉讓,但在實踐中,往往被誤讀為:股權轉讓是股東轉讓的公司注冊資本中股東的相應出資額,甚至工商局的一些經營者在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時,也不關心股權轉讓的真實對價?股權轉讓的真實條件是什么?孤立地堅持“股權轉讓條件”是轉讓價格,轉讓價格一般表現為資本按照相應的出資額和比例轉讓,而不考慮股權轉讓雙方設定的其他“轉讓條件”,因此,狹義的將股權轉讓的交易條件或對價作為轉讓價格(價格)事實上,股權轉讓價格(價格)與股權轉讓的交易條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股權轉讓價格(價格)是股權轉讓的交易條件之一,可以用一定的貨幣計量或者表示的;股權轉讓的交易條件除包含一定金額或比例的轉讓價格外,還包括受讓人的當前財產狀況、資金來源、后續投資能力、過往經營業績等不能以貨幣計量或表示的對價因素,未來的業績預期,個人誠信和團隊精神。股權轉讓的交易條件之所以包括這些不能以貨幣計量或表示的因素,是由有限責任公司的性質決定的,因為有限責任公司不是簡單的“資本合作”,但同時也呈現出強烈的“人情合作”新《公司法》第72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轉讓其股權,應當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其同意。其他股東自收到書面通知之日起30日內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在同等條件下,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份,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由此可見,股東轉讓股權時,公司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前提是“同等條件”,即股權轉讓的交易條件相同,什么是“同等條件”?如何界定“同等條件”在實踐中,大多數人認為股權轉讓是轉讓人轉讓自己的股權,受讓人支付一定金額的行為。一般而言,“股權轉讓交易條件”理解為股權轉讓價格,一般表示為按照相應的出資額或出資比例折算的金額,而不考慮雙方在股權轉讓過程中設定的其他“轉讓條件”,使股權轉讓的條件等于轉讓價格(價格),作為衡量其他股東在股權轉讓中是否具有優先購買權的唯一指標因素,對無法計量或以貨幣表示的股權轉讓對價因素視而不見,應納入股權轉讓交易條件。甚至有工商局職工持此觀點,直接降低了“同等條件”的指標門檻,變相擴大了其他股東在股權轉讓中的優先購買權,增加了股東優先購買權的糾紛,這直接影響到股權交易的安全性和快速性。筆者認為,上述觀點表明,片面重視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合作而忽視有限責任公司的人文合作的傾向,是與有限責任公司的本質法律屬性相違背的。因此,雖然這種觀點在形式上看似合理,但卻是違背法律邏輯的錯誤理解,在實踐中應堅決摒棄。同時,新《公司法》第72條將股權轉讓納入公司章程任意規定的范圍,凸顯了私法上的意思自治精神,體現了關注和尊重股權轉讓當事人意愿的立法目的,包括交易條件,在相同的股權轉讓交易條件下,股權優先購買權必須優先。因此,轉讓人向非股東轉讓股權時,應當轉讓擬轉讓的價款、支付方式、受讓人目前的財產狀況、資金來源、后續的投資能力、過去的工商經營業績、未來的業績預期等,將股權轉讓給非股東的個人誠信和團隊精神等對價因素應當及時書面通知公司,公司應當在法定期限內通知其他股東。公司怠于通知的,由公司承擔責任,公司可以追究內部有關人員(董事、經理等)的失職行為。其他股東在公司通知股東后怠于答復的,視為在期限內放棄優先購買權;如果你想要求優先購買權,你必須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包括轉讓價格因素。否則,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依法有效,其他股東不得僅以轉讓價格因素作為“同等條件”進行抗辯。轉讓人告知包括轉讓價款在內的虛假股權轉讓交易條件的,其他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行使撤銷權,對該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主張優先購買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已交付還能撤銷贈與嗎
2020-12-29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