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瑕疵股權轉讓是否會影響轉讓行為的有效性,需要進行詳細的分析。轉讓人在與受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如實告知其出資不足的事實,使受讓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事實,仍接受轉讓人轉讓的股份的,股權轉讓合同有效,轉讓人在與受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隱瞞出資不足的事實,致使受讓人在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不知道該事實的,受讓人不能對瑕疵出資進行抗辯,因此轉讓人轉讓的股權,受讓人有權以欺詐為由請求解除或者變更股權轉讓合同,雖然我國《公司法》對此沒有明確規定,但股權轉讓合同屬于民事合同范疇。在《公司法》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依法適用的規則當然應當適用《合同法》的規定,賦予受讓人撤銷權
同時,如果有損害,就必須有救濟。為了保護無辜受讓人的權利,也應該給予他們救濟。在確認股權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也可以向轉讓人主張賠償權。合同不一定無效,因為轉讓是讓與人和受讓人的私人行為,當事人應當根據意思自治進行選擇。如果將其視為無效,則會以公權力干涉私法,侵犯債權人處分權,不利于鼓勵交易受讓人受騙時,由于瑕疵股東主觀上是惡意的,應當采取不同于前者的價值判斷。即使受讓人放棄撤銷權或者超過法定期限喪失撤銷權,也只有瑕疵股東對公司及其債權人承擔責任。任何人都不能從自己的違法行為中獲利,否則,不僅會放縱轉讓人,使其有可能逃避法律制裁,而且會不當地增加受害人的責任,這是不公平的。對于轉讓瑕疵股東股份的股東,不承擔轉讓瑕疵股東股份的責任,但受讓人不能對抗公司的無辜債權人。公司債權人能夠證明公司注冊資本不實的,有權將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股東(包括受讓人)與公司列為被告,追究其連帶責任。但受讓人向公司債權人清償債務后,有權向轉讓人要求賠償,或者向法院、仲裁機構提起訴訟,要求變更或者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基于《公司法》賦予缺陷投資者股東資格的事實,缺陷投資者當然享有股東權利。由于權利的性質,股權是可轉讓的。但作為一項不完全權利,應當加以限制,以避免濫用。它不僅保證了交易的安全,保護了公司和債權人的權益,而且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流通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討薪難,原因為何
2020-12-12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軍人離婚部隊怎么調解
2021-01-13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