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折舊額平均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的方法。按此方法計算的各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為: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 年× 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 L2
月折舊=固定資產原價× 月折舊率用壽命平均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相對簡單,但也有明顯的局限性。首先,固定資產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內具有不同的經濟效益。一般來說,固定資產在使用初期工作效率較高,經濟效益較高;但在使用后期,工作效率普遍呈下降趨勢,難以解決。經濟效益將逐漸下降。不考慮平均年齡法顯然是不合理的。其次。不同使用年限的固定資產的維護成本也不同。固定資產的維修費用會隨著使用年限的延長而不斷增加,平均壽命法不考慮這一因素
當固定資產的負荷在各期相同時,各期分攤相同的折舊費用,因此,采用壽命平均法計算折舊是合理的。但如果各期固定資產的負荷程度不同,采用年限平均法計算折舊時,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情況,而提取的折舊額與固定資產的損失程度不一致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各期折舊額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單位工作量折舊=固定資產原價×( 1-估計凈殘值率),估計總工作量
固定資產月折舊=固定資產月工作量×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是根據固定資產在每一期初的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和雙倍直線折舊率后的余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 L2
月折舊=固定資產賬面凈值× 每月折舊率
因為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不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采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額時,必須注意不要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為預計凈殘值,即:,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當在折舊期滿前兩年內平均攤銷
年限總和法,又稱總年限法,按固定資產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乘以以固定資產剩余使用年限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年限之和為分母的遞減分數,計算年度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剩余使用年限與預計使用年限之和× 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 12月折舊=(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霸.com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強制執行結案了但沒結錢怎么辦
2021-03-09老板因員工離職扣培訓費合法嗎
2021-01-17房屋拆遷補償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1-27職業病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