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6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處理企業借款合同借款人逾期不還貸問題的批復》規定:“企業借款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無效”,可見,此前的司法解釋認為是無效的企業間非法借貸,不僅不能繁榮我國市場經濟,而且會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干擾國家信貸政策和計劃的實施,削弱國家對投資規模的監控,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因此,企業之間簽訂的所謂借款合同(或借款合同)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和政策,應當認定為無效,但“時移時易”。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法人與其他組織、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和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應當支持當事人關于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主張。應當指出,允許企業之間融資并不意味著企業之間的貸款可以完全放開。生產經營型企業主營業務為定期放貸的,可能導致企業性質發生變化,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發生質的變化,成為從事專業放貸業務的金融機構。生產經營企業從事正規借貸業務,會嚴重擾亂金融秩序,造成金融監管混亂,客觀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必須從效果上做出負面評價。第二,確定企業間資金拆借無效的法律依據
從法律角度看,企業間的法律關系非常簡單;(二)借款合同關系;3.企業(法人)行為。從以上三個角度來看,規范和調整企業資金拆借行為最重要的法律規范應該是《合同法》和《公司法》從相關法律法規來看,目前,公司同業拆借的法律規制基本上是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機構的部門規章和相關司法解釋,沒有明確的法律、行政法規;由于規章制度不能作為法院判決案件的依據,因此法院確認企業貸款無效的真正法律依據實際上只是法院的一些司法解釋。司法解釋的核心思想是,企業貸款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于無效合同
合同是否無效,應當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當事人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欺詐、脅迫損害國家利益的;(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三)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四)損害公共利益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第五十二條規定,企業間資金借貸無效,應當適用第五款“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或者第四款損害公共利益的規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合同法施行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的,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以地方性法律、行政法規為依據。”。其實,這一解釋是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款的進一步解釋,該款進一步明確,認定合同無效,只能依據法律、行政法規,不包括法律、行政法規以外的規范性文件。目前,確定同業拆借無效的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中國人民銀行的司法解釋或批復,這些規范性文件未納入《法律、行政法規》。《中國人民銀行條例》最多只能算是部門規章,卻達不到法律、行政法規的層面。由此看來,目前司法實踐認定企業間借款合同無效只能依據上述第四款的規定,即企業間借款侵犯社會公共利益,上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霸進行在線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費用支付原則是怎樣的呢
2020-12-25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