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臺灣投資者與外省公司之間的投資糾紛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臺灣投資者與外省公司之間發生投資糾紛的,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不能解決的,可以申請仲裁。《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第十三條臺灣同胞投資者與外省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之間的投資糾紛,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協商、調解解決,當事人未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后又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根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第二,如何就投資糾紛提起訴訟1.起訴和受理訴訟,是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案件的行為。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無訴無因”原則。因此,起訴方可以啟動訴訟程序,開始訴訟活動,起訴的條件是: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屬于人民法院管轄。
受理是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訴訟后,決定受理原告的訴訟并啟動訴訟程序的訴訟。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告的訴訟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必須受理;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應當做好審前準備。其中:起訴書副本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送交被告人,被告人應當自收到起訴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答辯;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組成合議庭,并于三日內通知當事人;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前三日通知當事人和其他參加人,一般應當公開審理。審判過程分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與原告、被告、第三人協商;能夠調解的,應當調解;判決書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的,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需要延期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法庭辯論終結后,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可以調解的,也可以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判決,并予以公告以上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臺灣投資者與外省公司發生投資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申請仲裁。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法規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12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