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某飲料公司股東張先生向銀行借款20萬元,用于自己的汽修部。為此,張先生與銀行簽訂了貸款合同。合同約定貸款期限為10個月,月利率為6.26‰。同日,飲料公司經理趙先生以公司名義為上述借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銀行與趙先生簽訂了擔保合同。合同約定,飲料公司為公司股東張先生向銀行借款20萬元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期限為兩年。擔保的范圍是借款的本息和實現債權的成本。同時,擔保合同中還寫明,趙先生是飲料公司的經理,貸款是張先生的個人貸款。貸款到期后,張先生未歸還貸款本息,飲料公司也不承擔擔保責任。銀行起訴至法院,要求張先生和飲料公司償還貸款本息20余萬元。本案中,我行與張先生簽訂的借款合同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合法有效,合議庭根據我國《公司法》無異議,董事、經理不得以公司財產為股東或者其他個人的債務提供擔保。本案中,飲料公司股東張先生向銀行借款20萬元,用于個人汽車維修部。這筆債務是張先生的個人債務,與飲料公司無關。飲料公司經理趙先生以公司名義利用公司資產為張先生的個人債務提供擔保,違反了上述法律的禁止性規定
根據最高法院關于擔保法的司法解釋,董事、經理以公司財產為公司股東或者其他個人的債務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除非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和保證人應當對債權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在這種情況下,飲料公司經理趙先生以公司和銀行的名義簽署的擔保合同無效在這種情況下,債務人張先生和擔保人飲料公司應承擔連帶責任。然而,趙先生與銀行簽訂的擔保合同中卻寫明,趙先生只是飲料公司的經理,這筆債務是張先生的個人債務。因此,債權銀行應當知道,趙先生無權代理公司,他只是以公司名義為張先生的個人債務提供擔保,但銀行仍與趙先生簽訂了擔保合同。因此,擔保人飲料公司不應對銀行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對于張先生返還給銀行的貸款本息,趙先生以飲料公司名義與銀行簽訂的擔保合同無效,而銀行要求飲料公司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的訴訟請求被駁回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滯納金是否有效
2021-02-23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房產典當
2021-03-14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