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經用人單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是違法的,用人單位應當賠償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但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勞動者有勞動權利的,有權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用人單位不得因勞動者緊急辭職而擅自扣減其工資。如有扣減,可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投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職業選擇權、獲得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第五十條工資應當按月以貨幣形式支付勞動者的受保護權、接受權、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申請勞動爭議解決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規定的保密義務,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爭議的解決首先是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特別是工傷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應首先協商解決。這是最常見的,往往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事實上,這一程序經常被用來解決工傷待遇爭議。對于員工來說,要特別注意運用協商解決糾紛,因為遭受工傷的員工往往要在用人單位工作。如果過分強調利用訴訟解決問題,可能會給今后的工作帶來不便。當然,我們無意與雇主做出不恰當的妥協,但我們要強調的是,談判是雙方最能接受和有效的方式
第二,調解。即企業調解委員會在本單位調解勞動爭議。從法律法規的角度看,這不是一個必要的程序。然而,它在解決勞動爭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希望留在本單位工作的職工。調解是解決勞動爭議的理想選擇第三,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規定,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庭應當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60日內終結。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天。應當強調的是,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必要程序。也就是說,當事人未經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民事庭依照民事訴訟法和勞動法的規定受理勞動爭議案件。試用期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第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必須由當事人執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用人單位無故扣留、拖欠勞動者工資,或者拒絕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用人單位無故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限期支付加班費或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發差額;勞動者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補發補償金,建議勞動者拖欠工資的,可以及時到勞動監察部門備案。在勞動監察部門,舉報也可以匿名,這樣可以減少被打擊報復的風險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侵權如何判定侵權行為地
2021-01-28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嗎
2020-12-07房產糾紛法律意見書是怎樣的
2021-02-01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