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大學生小張畢業前到公司實習,沒有簽訂任何合同。意見不合后,小張離開公司,要求雙倍工資,遭到拒絕。在向法院提起訴訟后,他的上訴也被駁回。法律專家認為,學生可以成為勞動者的主體,關鍵是在實習前與公司明確約定是正式入職還是實習,為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實習生:索賠被駁回,沒有簽訂合同,小張在大二的第二學期進入一家公司實習。在此期間,他的工作與其他員工一樣,但從未與公司簽訂過勞動合同。直到大四即將畢業,小張因為加班費、汽車補償金等問題與公司有些分歧,打算離開公司。因為公司沒有和他簽訂勞動合同,他要求公司支付雙倍工資。調解不成后,他將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法院認定他與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并給予賠償。法院經審理認為,小張在公司的工作性質為實習,公司在小張工作之初就知道小張的學生身份,因此駁回了小張的訴訟請求,裁定面試中不存在勞動關系,記者發現,此前的數據顯示,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糾紛大多沒有得到法院的證實。只有那些不知道學生身份、付出與正式員工同等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才能建立事實上的勞動關系
點評與分析:
專家:由于難以確定實際勞動關系,雙方應明確進入或實習
記者采訪了中國傳媒大學勞動法領域的專家齊美美女士。她指出,大學生勞動權利保護主要有兩點。首先,學生在工作之初,要明確自己是實習生還是勞動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沒有將學生排除在學校之外。勞動合同不違反意思自治原則和勞動合同法的強制性規定的,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有效。本勞動合同與普通勞動合同沒有區別。學生可以根據合同保護自己的權益。至于合同中的相關細節,雙方可以獨立約定,這與整個勞動合同的有效性無關
其次,如果學生在開始時沒有出示尚未畢業的身份證明,也沒有與用人單位明確“實習”的性質,與其他正式職工同工同酬的,應當保留有關證據,對今后確定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起著重要作用,大多數不能認定為勞動關系的案件,都是因為學生不能證明自己的工作性質不是實習
-記者手記
實習的關鍵是要明確實習的性質學生希望在校期間能夠接觸社會和實踐,而雇主則愿意給這些年輕人提供機會,并比普通員工支付更少的工資。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問題在于雙方是否從一開始就對“實習”的性質達成一致。只有從源頭上加以防范,才能減少此類糾紛的發生。無論如何,學生要想維護自己的勞動權益,最好盡快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相關法律知識: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根據合同內容的不同,勞動合同可分為勞動合同制度范圍內的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制度范圍外的勞動合同;按合同形式分為基本勞動合同和非基本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法院公告費收費標準
2020-12-19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