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足六個月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如何確定計算經濟補償的“工資”標準?實踐中,許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所以,,我們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法發[1995]309號)第53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貨幣形式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規定,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在實踐中,工人的工資一般分為基本工資,應付工資和已付工資。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設定的基本工資,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付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提供正常工作時,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領取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支付的工資是工人每月實際收到的工資。通常會扣除一些費用,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伙食費、租金等。工人實際收到的金額通常低于應付工資經濟補償的計算應以工人應付工資為基礎,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和實發工資為基數。基本工資只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礎,實際工資也不能真實反映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比如,用人單位不支付加班費、扣發工資等違法行為,可能導致實際工資低于勞動者實際工資,這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依據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一般而言,經濟補償的計算以員工的稅前工資為準。如果雇主不支付或支付較少,雇員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賣額溫槍需要資質嗎
2021-01-29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土地轉讓手續
2021-03-08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農村拆遷安置房更名過戶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2在自家承包地搭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