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印度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世貿組織的創始成員之一。多年來,特別是1994年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協議以來,印度根據世貿組織協議的內容,結合國內發展和各利益集團的要求,頻繁使用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對被認為構成傾銷的進口貨物發起反傾銷調查,以保護國內產業
根據相關數據,1992年至2003年3月31日,印度對47個國家(地區)發起了153次反傾銷調查,其中中國是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多達66次,占總數的43%。在印度調查的化學和石化產品、藥品、纖維產品、鋼鐵和其他金屬、消費品和其他產品等六類商品中,中國有四類商品受到的反傾銷調查最多,其中化工石化產品31種,醫藥產品15種。鋼鐵和其他金屬有6起,消費品有9起,其他產品有5起。在66起針對中國的案件中,46起已作出最終決定,9起已作出初步決定,1起正在初步調查,3起在立案后終止調查。就時間而言,印度在1994年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當時只有4起;1995年至2000年,基本上每年有2至6例;隨著中國加入WTO,印度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在2001年達到歷史最高點,當年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有19起,充分反映了印度對中國加入WTO的態度。印度對中國產品反傾銷的原因1.中印貿易競爭激烈
中印貿易始于1951年,但貿易規模很小,長期發展緩慢。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印雙邊貿易發展迅速,貿易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截至2003年11月,兩國雙邊貿易額已達66.6億美元。如今,印度已成為中國在南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向印度出口29.59億美元,從印度進口37.01億美元。印度在中國對外貿易伙伴中排名第20位
中印之間的貿易結構具有互補性和競爭力。從各自對外經濟的總體結構來看,競爭力大于互補性。首先,從貿易目標國的分布來看,兩國都以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為主要對外貿易合作對象,這種對外貿易伙伴結構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其次,從兩國進出口商品結構來看,具有互補性和競爭性
在出口方面,印度傳統出口商品占其總出口的比重已從1950年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而中國現在主要是制成品出口。因此,中國和印度在初級產品出口方面具有互補性,約占印度總出口的20%,而在制成品出口方面,約占印度總出口的80%,總體上競爭力大于互補性。在進口方面,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出口占印度進口總額的70%~75%。其中一些商品來自西方發達國家,但更多來自其他市場,如歐洲、克羅地亞、東歐、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領域,中國出口的許多原材料和中間產品將由印度進口,形成互補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定嗎
2021-02-14安全生產法規定員工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3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