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傷鑒定期滿,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根據《人身傷害賠償》提起訴訟,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其所在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認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工傷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病第十七條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其所在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認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有特殊情況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治療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被認定為職業病的
如果雇主未能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期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相關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因不屬于職工或其近親屬的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延期的時間不計入工傷認定申請期限。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請延期的,不可歸責于雇員或其近親屬:(1)不可抗力(2)人身自由受到限制(3)原因可歸責于雇主(4)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登記制度不完善(5)當事人申請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進行仲裁和提起民事訴訟
工傷認定流程
工傷不同于其他人身傷害。工傷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并通過法定程序認定為工傷。因此,工傷后依法認定工傷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強調的是,工傷事項由統籌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確定。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辦理。申請人申請工傷認定時,應當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關系證明、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等材料。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的規定書面通知申請人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員工應被認定為工傷:
他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事故受傷
在工作前后從事與工作場所工作相關的準備工作或最后工作時因事故受傷小時數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而遭受暴力等意外傷害
職業病
在上下班途中因工作受傷或在事故中失蹤
,他因非其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軌道交通受傷,客運渡輪或火車事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應視為工傷:
(1)他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死于意外疾病,或在48小時內死于無效救援
(2)在維護國家和公共利益的救援和救災等活動中受傷
(III)曾在現場服務的員工因戰爭或執勤受傷致殘的軍人,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明,且舊傷在到達用人單位后復發
申請工傷認定的,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30天內申請工傷認定,事故發生后1年內,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當工傷相對穩定時,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即殘疾鑒定),根據鑒定鑒定結果,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工傷處理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前提,即未經勞動仲裁,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
勞動仲裁的期限為爭議發生后60天內。受害人可以在事件發生后60天內向所在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申請,并要求裁決單位認定工傷和殘疾;您也可以在收到勞動保障局的工傷認定函后60天內,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工傷鑒定結果和勞動能力鑒定結果,申請享受相應工傷待遇的獎勵
根據工傷保險規定,鑒定時間
,雇主應在事故發生之日起30天內申請工傷鑒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認定之日起1年內,工傷認定可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總體規劃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
工傷認定,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然后進行勞動能力鑒定。以鑒定結果為準。工傷報告步驟:
1.向勞動局申請工傷鑒定并填寫事故報告
2.準備疾病記錄、身份證復印件、勞動合同原件復印件、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一個月內事故調查表和工傷認定申請表。如果不是我,我還需要授權書(填寫單位名稱的地方要蓋公章,簽字的地方要按指紋)
<3.等待審核,然后返回個人工傷鑒定書4.申請工傷鑒定,并將身份證、營業執照、疾病記錄和《工傷鑒定申請表》帶到勞動能力鑒定中心
5.Aft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過錯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06a級通緝令會判死刑嗎
2021-01-22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