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包括兩種形式,即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前者和平分手,聚在一起又分手,后者在法庭上打架。然而,婚姻總是復雜的,夾雜著太多的愛和恨,特別是當一段關系即將破裂時,它不會完結,也不會一帆風順。簽訂離婚協議后,很多人又因為其他問題產生分歧,最終只能提起離婚訴訟。那么,在選擇起訴離婚后,原離婚協議是否仍然有效。離婚協議不是“協議”
在貼上“協議”的標簽后,離婚協議似乎自然而然地成為約束雙方的合同。但是,結合法律規定,不難發現這與合同無關。《合同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主體平等的組織之間訂立的協議,更改并終止公民權利義務。關于婚姻、收養和監護等身份關系的協議應受其他法律的規定管轄。”迄今為止,涉及婚姻的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的處理應適用民法、婚姻法和其他相關規定的一般原則,而不是合同法的相關精神。離婚協議生效的前提是到民政局辦理手續
如果要將離婚協議比作合同,那么它也應該是一份有條件和期限的合同。條件是什么?條件是離婚手續必須通過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必須完成。最后期限是什么?最后期限是成功離婚的時刻。因此,只有夫妻雙方簽署離婚協議并在民政局成功辦理離婚手續后,離婚協議才能正式生效,離婚協議在審判實踐中的效力
考慮到離婚協議往往是在特定的條件和特定的環境下形成的,在簽訂時有很多復雜的因素,如:一時的憤怒,為了盡快離婚,協議約定的金額明顯不公平;虛假婚姻不能逃避債務,導致虛假現實;為了孩子而受到恐嚇、脅迫或妥協。法律無法衡量的因素,如性格、情感和簽訂離婚協議時的情況,這些因素的組合導致了離婚協議的出現。因此,在審判實踐中,離婚協議的簽訂是否能夠真實反映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很難準確地予以澄清。這也導致在離婚訴訟的審判實踐中,以前簽訂的離婚協議往往不被接受,最多只能起到一點參考作用
2015年6月,原告張某與被告徐某簽訂了離婚協議,雙方同意離婚,處理財產債務分割、子女撫養等問題,但因其他原因未向民政局辦理離婚登記。同年12月,原告張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認為雙方已簽訂離婚協議,要求法院判決離婚,按照離婚協議的規定分割財產,并落實撫養子女問題。最后,法院沒有接受原告的意見,而是根據審判的實際情況劃分了雙方的財產、債務和子女的監護權
因此,以協議離婚為前提的離婚協議不能作為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的直接依據。充其量只是將協議中涉及的婚姻關系處理作為判斷過程中參考因素的一部分。由于沖動、恐嚇或其他原因,在簽訂離婚協議后,雙方可以訴諸法庭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