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版權許可而訂立的合同稱為許可合同。這也是一項民事合同。除民法和合同法的一般規定外,還應符合著作權法的特殊規定。其次,本文將詳細介紹著作權許可的相關規定。1.合同形式
至于合同形式,著作權法沒有特別規定。因此,雙方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然而,《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3條作出了一些限制,“。。。許可權是專有的使用權,除報紙和期刊發表的作品外,使用權應為書面形式?!?/p>
2.權利的內容
權利的內容解決了許可權的類型和效力問題。這是許可合同條款中最關鍵的部分
權利的類型通常根據《版權法》第10條第1款對各種權利的定義來確定。但是,出于進一步準確的需要(或由于對版權法的理解有限),雙方也可以按照雙方對效力性質的共同理解和行業慣例來定義權利的名稱和內容,這意味著,許可協議賦予被許可人對抗他人的專有使用權,即《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二項的專有使用權分為專有使用權和非專有使用權。專有使用權是指被許可人獲得授權,其他任何人不得將其用于相同目的,版權所有人(即許可人)也不例外。相反,被許可人不得排除他人的使用。這意味著版權所有人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使用該作品,他也可以許可第三方使用該作品
一般來說,獲得非獨占使用權的人不得將其權利轉讓或許可給他人。對于取得專有使用權的人是否可以再許可或轉讓其權利,《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除非合同中另有約定,被許可人必須獲得版權所有人的許可,才能允許第三方行使相同的權利。”
3.時間和地理范圍
時間和地理范圍是進一步界定許可使用權有效范圍的重要因素。法律對此沒有特別的限制,通常由雙方根據需要自由商定
版權許可期一般為5至10年,永久許可很少。在后一種情況下,被許可人獲得的使用權在版權的剩余保護期內有效。如果使用權是排他性的,則與權利轉讓的效果沒有區別。至于許可使用的區域范圍,則與作品的使用方式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它以一個國家為界。然而,有些權利往往可以分為較小的類別。例如,表演權可以限制在一個小縣,而游戲權可以限制在某個城市。但是,應注意避免市場分割和對自由競爭的損害。例如,國內圖書出版合同一般不能許可不同的出版者在省際范圍內發布同樣的作品(< A>臺灣,<<香港> /A>和< A>澳門< A/> >
<P>4。版稅 < P>版稅是著作權人最重要的收入,并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其標準和支付方式。當然,在少數情況下,版權所有人可能會更多地關注非經濟利益,因此他會放棄版稅,甚至向被許可人提供財政補貼,例如支付發表學術論文的版面費。版稅標準應由雙方根據市場情況商定,可以參照國家版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報酬標準支付;如果雙方之間的協議不明確,則應執行上述機構制定的標準。目前,常見的特許權使用費標準是薪酬制度和版稅制度。中國的作者報酬制度始于20世紀50年代。這是政府文化部門為使用作品制定的統一薪酬標準。作者的薪酬制度帶有一定的計劃經濟色彩。薪酬一般分為基本薪酬和印刷薪酬。書刊基本報酬的計算公式為:每千字報酬×全文千字。印刷報酬一般按千份計算,每千份支付基本報酬的0.8%左右。報酬通常在作品交付出版時支付。版權稅與出版書籍的定價無關,不受作品實際銷售的影響。至于版權稅制度,它是指版權所有者和作品使用者按照一定比例分享作品銷售收入的一種報酬方式。版稅是版權所有者應該得到的收入。在版權所有者的要求下,版稅也可以在作品交付時支付,但通常只是部分預付款。版稅的最終金額取決于作品的實際銷售情況。出版書面作品的版稅稱為出版版稅,其計算公式為:出版定價(或零售價)×出版物銷量(或印刷量)×一定比例(版稅)。音樂戲劇作品的演出費稱為演出費,其計算公式為:票房收入×一定比例(版稅稅率)。版稅費率應由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協商確定。這取決于許多因素,如作品的性質、版本、暢銷程度和作者的受歡迎程度。根據目前國際慣例,出版版本的稅率一般在5%-20%之間。顯然,與薪酬制度相比,編輯稅制度更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能更好地協調出版商和作者之間的利益
5。其他完整的版權許可合同也包括許多具體內容,如作品名稱、主題身份、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版權等,違約責任,侵權責任對他人侵權行為的保證和調查等,如轉讓合同,雙方應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就相關事宜達成盡可能詳細和公平的條款。6.對合同的解釋與版權轉讓一樣,版權所有人往往是版權許可業務中的弱勢方,因此法律也給予其優先保護。例如,《著作權法》第26條規定,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另一方不得行使合同中未明確許可的權利。這表明,如果被許可人希望以合同中未明確提及的方式使用作品,則需要版權所有人的重新確認。例如,以電子出版物的形式使用作者的作品。由于這種方式對大多數作者來說仍然是意外的,因此未經作者許可即構成侵權。再比如,獲得圖書版權的國內出版社,未經作者的額外授權,不得在海外出版繁體中文版本
當然,上述原則不可能是絕對的。因為有時合同中會遺漏一些當事人認為理所當然的內容。此時,如果雙方隨后發生任何爭議,應結合簽訂合同時的實際情況,并參考行業慣例,對本合同做出客觀、公正的解釋。
:
什么是版權許可
版權轉讓和使用許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交了土地出讓金的房子就可以買賣嗎
2021-02-10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