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超出勞動合同約定的范圍,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解除勞動合同不一定獲得經濟補償
第37條【勞動者可以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勞動條件的;(2)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5)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勞動合同無效;(6)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在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的情況下立即解除勞動合同。員工是否可以因被迫辭職獲得補償
應該說,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爭議。雖然勞動部發布的《關于實施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如果勞動者自愿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本規定不適用于所有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或者無故扣發或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被迫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以支付補償金。因此,如果雇主首先違反合同,導致工人被迫辭職,雇主不能免除支付經濟補償的義務,但也有相應的補償義務
鑒于企業強迫員工辭職的現象日益嚴重,相關人士建議建立“建設性解雇制度”,即,為了防止企業通過《換崗法》、《分權法》、《減少待遇法》、《長期雇傭法》、《晉升法》等單方面改變員工的基本工作條件,迫使員工離開企業。如果雇員因不愿意接受而辭職,雇主將變相解雇他或她。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雇主在沒有正當理由和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解雇雇員,雇主應負責強迫雇員自愿辭職。因此,如果在《勞動法》中增加這一制度,基于法律的預測和引導功能,將減少企業的此類行為,提高員工的職業穩定性
以上知識是小員工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當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超出勞動合同約定的范圍時,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解除勞動合同不一定獲得經濟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訪問luba.com進行咨詢。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