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的調整范圍是指勞動法效力,即勞動法適用于哪些人。我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我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各種勞動關系也是都由國家直接調整,無論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還是企業工人,都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其就業、工資、福利和退休待遇等等,基本上都由國家包起來,企業沒有勞動用工自主權,勞動關系直接表現為工人與國家的關系。因此,當時我國的勞動法律制度基本上是統一的。但是,經過十幾年的改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我國的勞動關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企業進行了以推行勞動合同制為主要內容的勞動制度改革,在國家機關進行了以實行公務員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干部制度改革。國家對企業勞動關系的調整方式,逐步從過去的直接調整改為間接調整,對公務員勞動關系則仍然實行直接調整。這樣,我國的勞動關系實際上已經形成有明顯不同的兩大類:一類是國家公務員勞動關系,一類是合同勞動關系。在立法過程中,對于勞動法的調整范圍存在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勞動法適用于我國的各種勞動關系,既適用于企業工人,又適用于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但是從我國勞動法的基本內容上看,除憲法已經規定的勞動者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外,基本上沒有能夠適用于公務員的方案,必然會給執法帶來混亂。而且國務院制定頒布了《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國家公務員法》也列入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因此,將公務員列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是不妥的。有的認為勞動法適用于企業工人、國家機關中的工勤人員和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不適用于公務員。但是,這一方案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情況不盡相同,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服務對象基本上是面向社會的純事業單位,如學校、醫院、基礎理論研究科研所等;第二類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如出版社、雜志社、應用科研所等;第三類是直屬于某一國家機關,并直接為國家機關的決策提供服務的事業單位,如直屬于某一國家機關的研究中心、研究所等;第四類是國家機關在機構改革中原有機構改為的事業單位,但還繼續行使部分行政職能的單位,如一些行業總會等。因此,將事業單位的勞動關系都由勞動法調整,學校醫院、科研所等一律實行合同制,顯然是不行的。二是社會團體(包括各政黨)的勞動關系,從長遠看,應當同企業一樣實行合同制,適用勞動法,但目前我國的各政黨和工、青、婦等機關工作人員,都是參照公務員執行的,所以,現在就將所有社會團體的勞動關系都納入勞動法調整的時機顯然還不成熟。因此,這一方案也是不合適的。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調整范圍的規定,勞動法調整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其勞動者形成的勞動關系和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勞動者以勞動合同形成的勞動關系。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勞動者,不是通過訂立勞動合同而是通過其他形式而形成的勞動關系,就不由勞動法調整,而由其他法律(如公務員法)調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