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終于擺脫勞資糾紛糾纏的王某對記者感慨地說:“雖然我的案件已經調解,但我和我的律師認為,用人單位有權隨時離職的協議是無效的。”王于2004年2月17日在北京與一家勞務派遣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2010年2月17日,某公司北京辦事處與王某續簽了三年的勞動合同,并在合同中約定:“乙方(王某)用人單位(辦事處)或甲方(派遣公司)有權根據其工作表現、能力或業務需要隨時調整其工作內容、崗位和地點。”合同已履行不到半年,2010年7月,一家公司北京辦事處以王的工作不再存在為由將王返還給雇主。王先生認為,用人單位單方面退出是非法的,并拒絕派遣公司等待工作的決定
王先生訴諸仲裁,確認所簽合同中的免費解雇條款無效,并要求相關經濟賠償。雙方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勞動合同中的自由解雇條款是否有效。派遣公司辯稱,工人在理解了合同的所有內容后簽署并認可了合同,這應被視為符合雙方的真實意愿,因此,仲裁結果應合法有效
:派遣公司支付經濟補償經仲裁委員會主持調解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派遣公司支付一次性經濟補償、工資等。,共計17.5萬元
律師聲明:免費解雇合同協議有效嗎?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用人單位自由解聘的合同協議應視為無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59條和第60條,勞務派遣單位應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明確派遣崗位和人員的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社會保險費的金額和支付方式以及違約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協議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勞務派遣公司沒有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勞動者,私下與用人單位約定了對勞動者不利的條件。例如,用人單位有權隨時返還勞動者
在實踐中,有人認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解雇員工的依據是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只是用人單位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民事合同。民事合同雙方無需受《勞動法》關于調整勞動者職務的規定約束,根據民事合同的自愿原則,合同雙方可以自由約定勞動者返還的條件,勞動者本人不是本協議的當事人,無權對勞務派遣協議的約定提出異議。對此,沈律師認為,這一觀點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經不起推敲
中國憲法第5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得損害國家安全,社會和集體利益以及其他公民行使權力時的合法自由和權利。《民法通則》第58條和《合同法》第52條規定,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集體或第三方惡意串通無效
可以看出,由于民事合同的性質,用人單位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務派遣協議不能隨意簽訂。如果約定的條款損害了第三方的利益,本合同條款無效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請訪問luba.com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延長工作時間月超過36小時如何補償
2021-01-10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