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小李于2012年5月中旬進入濟南一家公司,并與該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雙方約定小李的工資為每月15000元。很快,小莉被公司派往上海辦事處工作。但是,小莉進入公司后,公司對她的工作表現相當不滿,小莉也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
2013年4月7日,公司提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過反復考慮,小李同意了公司的建議,要求公司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15000元。然而,該公司認為,小李的月薪是2012年濟南市平均月薪3349元(即10047元)的三倍。因此,她的經濟補償金應按照10047元的標準支付
收到經濟補償金后,小李向上海市某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員會要求公司補發4953元的經濟補償差額
仲裁委員會認為,盡管小李與位于濟南的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但勞動合同在上海履行。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參照上海市相關標準,2012年上海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692元,其中三倍為14076元。由于小李的月薪15000元高于2012年上海市平均月薪14076元的三倍,經濟補償應限制在14076元,因此,公司裁定小李的經濟賠償差額為924元
法理分析
在本案中,仲裁委員會既不支持小李15000元的請求,也不采納公司10047元的請求,有明確法律依據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用人單位提出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基礎。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不足一年零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然而,法律也“限制”了經濟補償的金額。在正常情況下,雇主所在地,即勞動合同履行地,經濟補償是“限制”的按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計算。如果工人的月工資高于此標準,則經濟補償的計算期限不得超過12年。然而,在本案中,仲裁委員會沒有采納公司的建議,即“限制”雇主所在地2012年員工平均月工資的三倍,因為相關法律法規對用人單位不在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情況有專門規定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4條規定,如果勞動合同履行地與合同履行地不一致用人單位登記后,本區域上一年度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登記地的相關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相關標準,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同意按照用人單位登記地的相關規定執行的,以雙方約定為準。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的經濟補償計算涉及“該地區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工資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寵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賠償責任主體是誰
2021-01-18入院記錄會影響工傷鑒定嗎
2021-01-14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