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是C企業的員工,該企業生產小型電器。2007年10月,他與該企業簽訂了為期10年的勞動合同。2008年3月,該公司的產品滯銷,無法償還貸款。經法院和有關部門批準,宣布進入“瀕臨破產的法律整頓期”。該公司決定在改變生產的同時裁減75名員工,并履行了法律程序。田和其他9人被解雇,但田和其他人認為,沒有法律理由裁員。此外,他們一直表現良好,企業無權終止其勞動合同。田某等9人拒絕接受企業裁員決定,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恢復與公司的勞動關系
田某等9名員工的要求能否得到仲裁的支持
[法律鏈接]
<勞動合同法第4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20人以上或者20人以下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減員計劃報勞動行政部門后,可以減員:(1)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整;(2) 生產經營困難嚴重;(3) 企業變更生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調整經營方式后仍需裁減人員的;(4) 因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而不能履行的其他勞動合同…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什么是經濟性裁員?經濟性裁員的法律原因是什么
簡而言之,經濟性裁員是指企業因管理不善和其他經濟原因解雇多名員工的情況。經濟性裁員屬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在市場經濟中,用人單位直接面對市場競爭。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保持企業一定的活力,用人單位必須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制度。允許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最終目標是更好地發展社會經濟,促進社會就業。《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了裁員的條件。只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用人單位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一是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二是生產經營困難嚴重;;三是企業在改變生產方式、重大技術革新或調整經營方式后仍需裁減人員;第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可以看出,經濟性裁員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原因,而不是工人的個人原因,這與工人的表現沒有必然的聯系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已經達到破產重整的法律邊緣,這符合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因此,田和其他人的索賠不能通過仲裁得到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治安處罰嗎
2021-01-04企業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