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動終止勞動合同是否有任何補償?
如果按照終止合同的原因分類,工人終止勞動合同可分為強制終止和主動終止。強制終止是指當用人單位有合法情形損害勞動者權益時,勞動者被迫提出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主動終止是指工人因個人原因選擇離開
如果工人被迫終止勞動合同,他將獲得經濟補償,如果他因其他工人自身原因離開,除非雇主同意支付經濟補償,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沒有規定自愿終止勞動合同的工人也應獲得經濟補償。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根據《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在下列十一種情況下支付經濟補償金: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
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例如,在工資支付日期之后沒有支付工資,沒有支付加班費,等等。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最低工資標準可以在當地社會保障局的網站上查詢。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或者未繳納社會保險項目的,視為未依法繳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例如,加班不需要加班費,未經公司批準不得辭職,在公司工作三年以上才能享受帶薪年假等。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例如,為了使工人的“工齡回到零”,工人在辭職后被迫與簽訂勞動合同;通過設立關聯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時,交替變更用人單位名稱的;非法勞務派遣;其他明顯違反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的回避行為。用人單位免除法律責任,排除勞動者的權利,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
10。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一般來說,勞動者自愿解除勞動合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用人單位無需支付補償金。但是,如果勞動者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