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終止勞動合同后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取決于具體情況。因可撤銷的原因,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你的權利受到侵犯,你可以起訴。《民事訴訟法》第64條:當事人有責任為其主張提供證據。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業、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姓名、住所和姓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職務和聯系方式;(二)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情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情況;(三)債權及其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八條的規定,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欺騙他人,使他人犯錯而訂立的合同。脅迫根據《民法意見》第69條,脅迫是指一方通過物質或精神上的脅迫,直接強迫另一方與另一方訂立合同。即行為人強迫對方違背真實意圖,損害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和財產,或者威脅損害法人的榮譽、名譽和財產。重大誤解
根據《民法意見》第71條,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對合同重要內容的錯誤理解而訂立的合同。重大誤解大多是由于自身過錯、對行為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規格、數量等合同內容的錯誤理解,導致行為后果與自身含義相反。明顯不公平
根據《民法意見》第72條,明顯不公平是指合同中權利義務關系明顯不符合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的合同。這是一方利用自己的優勢或另一方的經驗不足,使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顯違反了民法基本原則的公平和等價賠償,并嚴重損害另一方當事人的利益的
撤銷權消滅第五十五條【撤銷權的消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應當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以保護勞動者或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已簽訂的勞動合同終止協議,因重大誤解、欺詐、脅迫、表現公平等四個原因,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銷已終止勞動合同的訴訟。如果有任何法律問題,讀者可以咨詢律霸 onlin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勞務派遣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3-18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