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爭議的,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請第三方居中調解,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目前,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很多,一般是事業單位員工提出辭職而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離職,單位留置人事檔案。
我國現實條件下員工沒有人事檔案,其可選擇的工作范圍受到很大限制,無法進入國際大企業工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無法辦理社會保險事宜,也無法辦理出國的相關手續,員工非常苦惱。此類人事檔案與員工分離的現象非常之多以致也成為社會問題。
我國事業單位人員分為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和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兩部分,其中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與單位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其辭職條件、辭職程序和辭職糾紛的解決均適用《勞動法》及調整勞動關系的行政法規。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人員,比如學校的教師、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部分人員與單位的關系就不適用《勞動法》,其辭職適用國家相關人事管理法規。
依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提出辭職,并按人事管理權限,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從收到辭職申請起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發給辭職證明書,并且按國家關于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進行人事檔案移交、接轉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是沒有實質性的要件的,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但是以下四類人員辭職必須經過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批準,否則是不能辭職的:(一)國家和省、市(地區)重點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辭職后對工作可能造成損失的;(二)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三)從事特殊行業、特殊工種的;(四)從事國家機密工作,或曾從事國家機密工作,且在規定的保密期內的。
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適用《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爭議雙方應當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所在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目前,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很多,一般是事業單位員工提出辭職而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離職,單位留置人事檔案。發生爭議的,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請第三方居中調解,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主體可以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2020-11-30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賠償規定有哪些
2021-03-22車禍出院后應該該先走哪個程序
2020-12-18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私自出售閑散土地怎么處理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