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合伙的法律常識一、合伙的法律定義個人“合伙”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民根據協議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工作。“合伙企業”在注冊并獲得營業執照后成為合法的“合伙企業”。當然,為簡單起見,“合伙”可以自愿不辦理登記,只簽訂合伙協議來規定合伙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這適用于一些各方面條件不成熟和不確定的初創合伙企業
II。合伙企業的出資模式
“合伙企業”是一種“人力合作”組織,不同于“人力合作與資本合作”的“公司”實體。公司股東一般只能以現金、實物、土地使用權和知識產權出資。除上述四種方式外,只要其他合伙人同意,“公司”有限責任制度是經濟和法律領域的一項偉大發明,合伙人還可以以勞務、技術、管理經驗、商譽甚至不作為的形式出資。它消除了股東的不確定性風險,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而“合伙制”正是一種高風險的組織形式,是對公司制度的補充。“合伙企業”產生的債務應首先用合伙人在“合伙企業”或“合伙企業”中投資的財產償還。不足時,各合伙人應繼續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債務分擔比例以個人財產償還,各合伙人“坐在一起”,即任何合伙人有義務為其他合伙人償還債務,然后要求其他合伙人承擔各自的債務份額,這就是所謂的“無限連帶責任”
“合伙企業”制度正適合于一些需要履行無限注意義務、行為具有無限責任和風險的行業。例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一些金融投資行業等。
四、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
“普通合伙”由普通合伙人組成,他們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
普通合伙人為GP,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為LP,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與公司制度中的股東非常相似。不能以勞務出資,僅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稅收優惠
“公司”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稅后利潤分配給股東后,股東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但每個合伙人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避免了“雙重征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樓下著火樓上損失誰賠
2020-12-07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