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或者撤銷后,當事人因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遭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所遭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經濟合同法第16條規定,經濟合同確認無效后。雙方根據本合同獲得的財產應返還給另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各方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對外經濟合同法》第11條規定,一方對合同無效負有責任的,應當對另一方因合同無效而遭受的損失承擔責任。在此基礎上,本條規定了合同無效或解除所產生的法律后果。
此外,《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予返還;不可能或者沒有必要退貨的,給予折扣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內容是什么
如果合同無效或被撤銷,雙方仍應承擔以下民事責任:
1。財產返還
財產返還是指合同當事人有權要求返還交付給另一方的財產,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接受財產的一方有義務返還財產。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意味著雙方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因此雙方的財產狀況應恢復到與未訂立合同時相同的狀態。返還財產的目的是將財產關系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因此,無論接受財產的一方是否有過錯,它都應該有返還財產的義務。但是,財產返還主要適用于已經履行的情況。如果當事人根本沒有開始履行,或者財產尚未交付,財產返還原則不應適用于無效合同或解除合同,財產返還可分為兩種情況:
(1)單方面返還財產。這種情況主要適用于一方當事人故意違法的情況,即一方當事人故意違法訂立合同時,應當將從無意當事人處取得的財產返還給另一方當事人,非故意方從故意方取得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家。例如,如果一方以欺詐方式與另一方訂立合同,欺詐方應單方面返還另一方的財產,另一方從欺詐方獲得的財產應移交給國家。此外,單方返還還包括以下情形,即如果合同一方已履行合同,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則只有在確認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方可單方返還財產。這主要是因為當合同被解除時,雙方應返還因一方或雙方過錯而解除合同時從另一方獲得的財產,而不是違反合同。例如,當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解除時,雙方應返還財產。對于返還財產的民事責任,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返還財產的范圍應當根據對方交付的財產數額確定。即使當事人取得的財產已經減少,甚至不存在,也要承擔返還的責任。(2)當事人接受的財產是實物或者金錢的,原則上應當返還原物或者金錢,金錢不能代替實物或者實物如果原物已損壞、丟失且無法歸還,如果原物可更換,則應將其與同類物品一起歸還。貼現補償
該條款規定,“如果財產無法歸還或尚未歸還,應給予折扣補償。”該條款規定了將財產返還原狀的原則。但是,在某些情況下,財產無法返還或無需返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恢復原狀的目的,應折價賠償另一方。不退款可分為法律上不退款和事實上不退款。法定不返還主要受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制。即,當一方將收到的財產轉讓給第三方,且第三方在取得該財產時無主觀過錯,不知道或無責任知道該方與另一方之間的合同無效或被撤銷時,善意第三方不得返還原件,而原創是不可替代的。此時,一方不能返還財產,必須按照該物當前的市場價格賠償另一方。實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索引對象丟失而導致原對象無法返回,且原對象是不可替代的。在這種情況下,取得該財產的一方應按照原財產當時的市場價格給予折扣補償。不需要返還的,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當事人接受該財產為勞務或者權益,不能恢復原狀的,應當按照當時國家規定的價格以貨幣返還;國家沒有規定價格的,按照市場價格或者類似服務的報酬標準計算,并予以返還。(2)因知識產權是無形的,當事人因使用知識產權而受益的,一方可以折扣補償另一方。損失賠償
本條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另一方因此而遭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一般會產生損害賠償責任。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任何一方因合同無效或被撤銷而有主觀意圖或過失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應賠償另一方的財產損失
關于惡意串通合同后果的規定:
第五十九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合同的本法第52條第2款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集體合同或第三方合同無效。惡意串通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如果雙方惡意串通,做出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雙方取得的財產應當追回并返還國家、集體或第三人。本文是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撰寫的
基于上述,副主編整理了合同解除的相關內容。可見,合同解除后,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各自承擔責任;只有一方有過錯的,過錯方應當返還財產。如果無法退回,則需要折扣補償。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問題,律霸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定責本人不去行嗎
2020-12-08工傷賠償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1-24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公司合并有哪些限制
2021-03-07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