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謂撤銷權,是指具有撤銷權的人根據其單方面的意思使合同和其他法律行為追溯消失的權利。關于撤銷權的性質,學者們普遍認為它屬于形成權,即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可撤銷合同一旦被撤銷,即具有溯及力,在可撤銷合同中行使撤銷權時,為了使合同從一開始就不生效,應遵循以下規則:
1。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當具備資格。本法的目的是保護因合同中的重大誤解、明顯不公平、欺詐、脅迫、利用他人危險等而導致利益受損的一方。因此,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當是表達錯誤或瑕疵意思的一方,即存在重大誤解的一方(一方為主體,有時為雙方),因明顯不公平的合同利益而遭受嚴重損害的一方,以及被欺騙、脅迫和處于危險中的一方。行使撤銷權的客體應當是合法的。也就是說,必須是《合同法》第54條規定的幾種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明顯不公平的合同(訂立時)、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違背對方真實意圖而訂立的合同。此外,雙方不得行使撤銷權。撤銷權的行使方式應當適當。我國《合同法》第54條與《民法通則》第59條相一致,即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這不同于撤銷權持有人在德國和日本等國外通過向對方當事人表達其意圖而行使的撤銷權。根據我國法律,撤銷權的行使應以訴訟或仲裁的形式進行,直接向對方當事人表達意思不具有行使撤銷權的效力。撤銷權的行使必須在法定期限內進行?!逗贤ā返谖迨鍡l第一款第(一)項規定,行使撤銷權的一方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否則,法律將不予保護,可撤銷合同仍應為有效合同。欺詐性合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三款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思行事的,民事行為無效?!?。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1月26日《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八條規定:“如果一方故意告知另一方虛假信息,或故意隱瞞真實信息以誘使另一方虛假表達意圖,則可認定為欺詐?!?/P>
3,新合同法第54條也重申:如果一方通過欺詐、脅迫或利用另一方的危險,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圖訂立合同,受害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合同。
以上是關于“撤銷合同的權利”“撤銷欺詐合同的權利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欺詐合同本身是一種無效的民事行為,當事人有權行使撤銷權,以維護自身利益。如果讀者有相關法律問題,希望咨詢律師,歡迎訪問律霸.com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函范文
2020-12-02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