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強制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是無效合同(《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被強制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是無效合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得履行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無效合同的法律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或者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之一的,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
(二)如果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圖訂立合同,則在訂立合同時顯然是不公平的,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無效合同的認定原則。合法性和有效性原則不(違反)法律。只有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的,才能認定合同無效。否則,它不是無效的。這就是所謂的“無責任豁免”
2。認真對待地方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的無效,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為依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一般規定的合同不再認定無效。一般而言,合同無效的認定應以當事人的請求為依據,法官不應輕易主動認定和宣告合同無效。要求他人采取行動或不采取行動的權利是實體法中的一項要求。根據合同法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合同應在法院認定合同無效之前生效。法官應當行使權力仔細解釋民事行為的效力。在司法實踐中,如果當事人不主張合同無效,則確認合同無效是法官自由裁量的結果。筆者認為,除非合同因明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否則法官不應對此進行解釋,因為在本案中,合同無效的認定是法官自由評估證據的結果。一審和二審法院以及不同法官的理解會不同,這可能導致不同的案件處理結果
III.最新信息(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性條件】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強制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是無效合同,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得履行合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訪問luba.com進行咨詢。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