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返還財產返還財產是指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合同雙方有權要求返還已交付給對方的財產,對方有義務返還已接受的財產。財產返還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單方返還。單方返還是指一方根據無效合同從另一方獲得財產,并將財產返還給另一方;或者雙方雖已接受對方財物,但一方無違法行為,另一方有故意違法行為,無違法行為的一方有權要求返還財物,有故意違法行為的一方無權要求返還財物,另一方占用的財產應當依法上繳國庫。單方面返還是指將一方占有的另一方的財產返還給另一方。退的是原物,退的是原幣;;如果原始交付物是財產,則應返還財產。第二,雙方都返回。雙方返還是指雙方在收到對方支付的財產后,將雙方的財產返還給對方。如果他們接受了財產,他們將歸還財產;如果你收了錢,就把它退了。如果雙方故意違法,則雙方從另一方獲得的所有財產應退還國庫。貼現補償貼現補償是指當另一方因無效合同而獲得的財產無法返還或無需返還時,以金錢形式向另一方進行補償的一種責任形式,三、損失賠償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合同確認無效時,因一方或雙方過錯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種損害賠償責任應具備以下要素:(1)存在損害事實;(2) 債務人有過錯。這是損害賠償的一項重要內容。(3) 故障行為與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如果合同雙方都有過錯,根據第58條,雙方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以過錯程度為準。如果一方的過失是主要原因,另一方是次要原因,則前者的責任大于后者的責任;所謂過錯的性質,如一方為故意,另一方為過失,故意方的責任應大于過失方的責任。當事人一方因合同無效或者解除而遭受損失,另一方有過錯的,應當賠償受害人的損失。這種賠償責任以締約過失責任為基礎。此處的“損失”應限于已發生的實際損失,且不應補償預期利息,因為無效合同的處理基于恢復原狀原則。確認合同無效或撤銷后的非民事后果,除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民事法律后果外,特殊情況下也會發生非民事后果。《合同法》第59條明確規定,合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發生追回財產的法律后果,即當事人所取得的財產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集體或者第三人應當追回并返還國家或者返還喪失的集體或者第三人。國有化不是民法救濟的手段,而是公法救濟的手段;一般稱之為非民法的法律后果。根據《關于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第二款對“雙方取得的財產的追回”的解釋,應當追回的財產包括雙方已經取得的財產和約定取得的財產,這反映了法律對犯罪者故意違反法律禁止性規范的懲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上班受工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24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