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a縣**公司(該縣的公共住房管理機構)對縣城新民路81號的公共住房進行了改造,并與劉簽訂了房屋租賃協議。該**公司將該店租給劉某一年,從1998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每月租金500元。合同期滿后,劉繼續使用該店,每月仍向**公司支付500元租金,但雙方均未續約。在此期間,劉先生對該店進行了室內裝修,**該公司獲悉其沒有提出任何異議。2001年10月,該縣進行了機構改革,廢除了**公司,成立了房地產管理局。2004年1月16日,房地產管理局決定以招標方式確定現有公共住房的新承租人。劉參與了81號店的競標,但該店被其他人中標。第二天,房地產管理局書面通知劉在1月20日前搬家。劉認為他在商店裝修方面的投資沒有得到補償,因此拒絕搬家。1月24日,房地產管理局向劉發出了行政處罰預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和行政處罰聽證通知。劉翔沒有防守。2月13日,房地產管理局對劉進行了行政處罰:一是停止非法占用公共房屋;2、 從2004年1月17日起,處以當前房屋租金五倍的罰款。劉先生收到處罰決定后,沒有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也沒有自覺履行,因此房地產管理局向法院提交了執行申請
[評估]法院能否受理房地產管理局的執行申請,即此類糾紛是民事糾紛還是行政糾紛?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該爭議屬于行政爭議,法院應受理房屋委員會提出的行政非訴訟執行申請。建設部頒布的《城市公共住房管理規定》第四十三條第三款明確規定,強行占用公共住房的,責令限期遷出,賠償損失,處以強行占用房屋期間租金總額五倍以下的罰款。作為房地產管理的職能部門,房地產管理局在查明劉某強行占用公共房屋的事實并履行告知義務程序的基礎上,將《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適用于法律。如果劉在規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不采取司法救濟措施,行政處罰決定將發生法律效力。劉某沒有自覺履行,房地產管理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應予以受理
第二種觀點認為該糾紛屬于民事糾紛性質,房地產管理局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明顯缺乏依據,因此,人民法院應該裁定不允許執行。原因是:
I.房地產管理局運用行政法規對劉進行行政處罰缺乏法律依據。劉與**公司簽訂的租賃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行為。由此產生的租賃糾紛不屬于行政法調整的范圍,但應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處理**公司主張是否支持劉的搬遷,劉的辯護是否成立,雙方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應通過仲裁或訴訟解決。在雙方的爭議得到裁決之前,很難讓人們相信劉翔是在強行占據一家酒店。因此,房地產管理部門運用行政法規對劉進行處罰是毫無根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東分紅要交稅嗎
2020-12-17公司增資糾紛的適用范圍
2020-12-28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土地承包對經營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2拆遷安置房不滿意可以拒絕接收嗎
2020-12-18農村拆遷安置房購買權是遺產嗎
2020-11-13房屋拆遷協議無效的情形
2021-01-15拆遷安置房離婚分割怎么進行
2021-02-13在拆遷中業主能獲得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