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在債權人批準后取得處分權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處分權的人經常利用合同擅自處分他人的財產。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問題,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的合同法中對此作出規定,所謂無權處分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財產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的處置而訂立的合同
因無權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設立財產抵押權等。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因為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在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處置共有財產,這構成未經授權的處置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認可,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處分財產的權利。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債權人表示同意處分財產的意思。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方作出;它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無論以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未經債權人批準,因擅自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尚未生效。在批準前,買方可以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置人在訂立合同后獲得財產權或財產處置權,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處置的狀態,為使本合同生效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未經授權處置合同》法律條款的相關內容。一般而言,未經授權的處置合同經處置人批準后,具有法律效力。在批準前,善意相對人享有撤銷權。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您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了解律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和標準是什么
2021-03-23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