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
2004年4月12日,被告胡冒充一家皮革工業公司的名字。2004年至2005年,他以招收倉庫管理員的名義,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舉辦名優產品交易會,使用偽造的企業財務專用章,蓋上“財務專用章”并冒充公章。與徐某簽訂了雇傭協議,根據協議,被告胡某向徐某收取1萬元“保證金”。通過同樣的方式,他們分別與熊某和徐某簽訂了雇傭協議,并收取了各自1萬元的“押金”
律師點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欺詐行為層出不窮,其中利用勞動合同收取定金的欺詐行為是主要表現之一
根據刑法第224條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虛假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對方大量財產的行為。合同詐騙罪犯罪人常用的欺騙手段概括如下:(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他人名義訂立合同;(2) 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3) 無實際履行能力,通過先履行或部分履行小額合同,誘使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4) 在收到另一方支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匿;(5) 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產的。當然,無論行為人采取何種欺騙手段,只有當其詐騙的財產數額較大時才構成犯罪
在本案中,被告與徐某簽署的《雇傭倉庫管理員協議》和《雇傭展覽部主任協議》,熊和徐應屬于勞動合同,即勞動法調整后的勞動合同,它反映的是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勞動關系,而不是社會經濟秩序中的經濟關系。因此,這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本案的另一個焦點是客觀行為。合同詐騙罪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虛擬合同主體”的詐騙。也就是說,以虛構單位的名義或以其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行為,這是合同欺詐者最常用和最常見的欺詐手段。在本案中,被告并未主要通過合同進行欺詐。他主要利用偽造事實雇傭被害人,然后通過收取擔保金進行詐騙。這不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發生的,與是否履行合同以及履行合同的內容無關。簽署合同只是為了掩蓋欺詐。此外,《勞動法》禁止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定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民能參加股東大會嗎
2021-02-06傷殘評定機構的職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06權利質權標的的要件有哪幾種
2021-03-22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什么叫不足額投保?其后果是什么?
2020-12-18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有哪些問題必須知道
2021-02-17拆遷房產證改名所需的資料
2021-03-04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