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協議終止合同
協議終止是指合同中約定終止合同的事項。當約定的原因發生時,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符合解除合同條件的,有權解除合同的人可以解除合同。”勞動合同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發生后,有權解除合同的一方的勞動者表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后,未經用人單位同意,勞動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勞動者行使解除合同權利時,應當注意:解除合同的條件必須事先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符合解除合同的條件后,勞動者方可按照約定解除合同。違反合同。遲延履行
遲延履行,又稱債務人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時能夠履行但不履行的現象。作為合同解除的一種條件,由于合同性質的不同,它具有不同的局限性。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當履行期限在合同內容中不是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履行,也不會違背合同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債權人立即終止合同,但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約通知,并向債務人提供寬限期。如果債務人在寬限期屆滿時不履行,債權人有權終止合同(《合同法》第94條第3款)。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履行期限在合同內容中尤為重要。如果債務人在此期限內不履行義務,合同目的將無法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債務人未能在履行期限內履行,債權人可以不經要求直接終止合同(《合同法》第94條第4款)
2。拒絕履行
拒絕履行,又稱違約,是指債務人可以履行但非法向債權人表示不履行。拒絕履行一般表現為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明確意圖,有時其行為意味著不履行債務。例如,債務人轉售要交付給他人的特定貨物。作為合同終止的條件,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違法行為,三是具有履行能力。對于債務人是否拒絕履行,債權人是否可以不經請求直接解除合同,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合同法》第94條第2款沒有要求債權人為履行催告而直接終止合同。債務人的過失是合同無效的原因,隨后不履行是合同終止的條件。如果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事故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則合同終止是一個條件,并且由于債務人的過失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合同法》第94條第4款關于“因其他違約而未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規定包含了該取消條件
基于上述情況,副主編應整理約定終止合同的相關內容。可見,約定終止是指合同簽訂時約定的合同規定。當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已簽訂合同中約定的條款時,合同自動終止,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問題,律霸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