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即由于專利許可合同沒有在相關部門和機構備案,很多人認為它不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不提交專利許可合同的后果是什么?它真的有法律效力嗎。接下來,小編將向您展示
未提交專利許可合同并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聲稱專利許可合同因未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而無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第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這兩條的內容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才能生效的,從其規定”;“專利權人與他人訂立的專利許可合同,應當自合同生效之日起3個月內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p>
對于未經備案就聲稱專利許可合同無效的,專利許可合同應當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批準后生效。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他們認為這一指導性規定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強制性規定,實際上,國內民事主體之間簽訂專利許可合同的行為完全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只要不違反中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即為有效。此外,根據《中國合同法》第324條、第342條、第344條和第346條的規定,向主管行政機關備案不是專利許可合同的有效內容。專利法第12條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實施他人專利,應當與專利權人簽訂書面許可合同,并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個人實施專利。因此,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實施細則第15條第2款的規定,專利法只要求專利許可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訂立,而不要求備案,我們還可以看到,申請行為并不影響專利許可合同的效力。再看這一段的規定:“專利權人與他人訂立的專利許可合同,應當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請注意,本規定要求的專利許可合同簽訂后,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的時間為“合同生效日”起3個月內。換言之,根據本條規定,在雙方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之前,如果沒有其他無效,雙方簽訂的專利許可合同即已生效。此外,本條沒有具體說明不提交的法律后果。那么,如果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合同未經備案無效,,生效的合同沒有理由被視為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若干適用問題的解釋第九條(一)規定: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生效前應當辦理批準手續,或者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當事人未辦理批準手續的,或者未辦理批準手續的、登記等手續在第一審法院辯論結束前,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合同無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本合同在辦理登記手續時生效,但不要求登記后生效,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的,不影響本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不得轉讓因此,專利許可合同訂立后未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的,其效力不受影響。至于法律后果,應當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政法規的具體規定來判斷e提交人沒有找到這樣的規定。根據“沒有法律明確規定就不處罰”和“法律責任”的法律原則,當法律規范沒有明確規定后果時,行為人不能同時按照一般規定承擔責任,實施細則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申請期限為專利許可合同生效后三個月。因為這樣,那些不理解法律規定或者在專利許可合同生效后3個月內因故未能提交的人就不能再提交了。如果執法和司法機關在實踐中以該條款作為限制權利人的依據,就會導致這種結果。已經生效的合同將無效,只是因為在三個月內未提交,它將成為無效合同,這違反了公平、效率和,誠信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可以看出,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專利許可合同生效后未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的,合同的有效性不受影響。國務院或者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制定鼓勵政策或者措施,引導和鼓勵當事人在簽訂專利許可合同后及時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并將本條修改為自愿行為。三個月后,還應允許雙方提交文件。只有這樣,本規定才有意義,并與《合同法》和《專利法》的規定相協調。
附件: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第44條依法成立的合同,應在成立時生效第三百二十四條技術合同的內容應當經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技術合同涉及專利的,應當標明發明創造的名稱、專利申請人和專利權人、申請日期、申請號、專利號和專利有效期。
第342條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第三百四十四條專利許可合同僅在專利權有效期內有效。專利權有效期屆滿或者專利權被宣告無效的,專利權人不得就該專利與他人訂立專利許可合同第三百四十六條專利許可合同的受讓人應當按照約定實施專利,不得許可本協議以外的第三方實施該專利;并按約定支付使用費
綜上所述,即使專利許可合同未備案,也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但是,為了在未來的侵權案件中有強有力的法律證據作為依據,我們建議到相關部門備案專利許可合同
專利許可交易類型和專利許可合同
向公司轉讓個人專利的過程是什么
專利權的有效期是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