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必須提前取得授權證書
(2)必須在授權范圍內確立權利和義務
(3)權利和義務必須以代理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0條規定:“委托他人代理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托書。”p>
“委托書必須注明委托事項和權限。訴訟代理人必須獲得委托人的特別授權,才能承認、放棄或變更索賠,進行和解,并提起反訴或上訴。”
“居住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發出或者委托的授權委托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該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使領館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大使館或領事館認證,或由當地愛國華僑團體認證。“
目前適用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損害賠償的主要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133條的規定,即“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監護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履行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以自己的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對本條的理解直接影響到監護人訴訟地位的確定。從法律規定的角度來看,它至少包括以下含義:
1.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民事行為能力有限人的侵權責任能力持否定態度快速性。原則上不能成為侵權賠償法律關系的賠償主體
根據傳統理論,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自然人通過自己的行為獲得民事權利并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或資格。它不僅包括自然人對法律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還包括自然人對其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從傳統理論中體現的民事行為能力與民事責任能力的關系以及《民法通則》第133條的規定可以看出,在監護人侵權責任的立法模式中,我國采取了否定監護人責任能力的做法。監護人的違法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法律不承認監護人的責任能力,監護人不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員是侵權賠償法律關系中的責任主體,在民事訴訟中應列為被告人,只要您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當事人和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一至兩人擔任訴訟代理人
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第五十九條委托他人代理訴訟的,可以委托有關社會組織或者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經人民法院批準的其他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托書必須提交人民法院。
委托書必須載明委托事項和權限。訴訟代理人必須獲得委托人的特別授權,才能承認、放棄或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并代表其提起反訴或上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官司處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09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簽了協議但一直沒拿到拆遷補償,村民沒有搬走便是釘子戶了嗎
2021-02-13南京拆遷安置房繳稅交多少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