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被害人為當事人,賦予被害人一系列訴訟權利。這適用于自然人被害人和單位被害人。也就是說,在公訴案件的訴訟程序中,作為被害人的單位應當具備訴訟主體的資格,像自然人被害人一樣成為案件的當事人。由于刑事訴訟的進展,單位被害人的實體權益受到侵害,其權益處于待審狀態。一般來說,單位犯罪行為侵害的被害人不僅具有經濟利益,還具有名譽、名譽、機會甚至生存能力等權益。與自然人一樣,受害單位也有強烈的愿望和要求,即起訴犯罪并使犯罪人受到法律懲罰,而不僅僅是要求賠償。這些愿望和要求能否得到司法機關的承認和維持,取決于被告人能否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刑事訴訟的進行客觀上使單位被害人的實體權益處于未決判決狀態,其實體權益也將直接受到刑事訴訟結果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被害人單位必須具備訴訟主體資格,充分有效地參與訴訟,才能對訴訟過程和結果的公平性、合法性做出積極評價。單位被害人有進行刑事訴訟的權利和能力,可以行使當事人的權利,履行當事人的訴訟義務。作為法人,單位雖然不像自然人,但可以直接親自進行行為,可以通過自己的代理人表達自己的意愿,進行各種訴訟行為。與民事原告一樣,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單位也可以通過其代理人進行起訴活動,行使訴訟權利,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和法律后果。因此,單位被害人不僅有在實體中為自身利益而戰的愿望和要求,而且具有權利主體資格和實際參與訴訟過程的能力,以行使這些訴訟權利。單位被害人作為被害人參與刑事訴訟的方式與自然人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訴訟地位、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基本相同。但是,由單位本身的性質決定,單位被害人參與刑事訴訟的方式不同于自然人。單位被害人應當通過法定代表人行使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與單位犯罪嫌疑人和單位被告不同,單位被害人是單身,被害人之間不存在利益沖突。因此,代表被害人單位參加刑事訴訟的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不僅不會給訴訟帶來混亂和混亂,而且有助于訴訟的順利進行。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實際上具有被害人單位的“訴訟代理人”身份。他在訴訟中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他既不是被害人也不是證人(如果他是證人,他就不能擔任訴訟代理人),但他的陳述一般應屬于被害人的陳述。他有權行使受害人的一切訴訟權利,其行為應由單位承擔
3。與自然人一樣,單位作為被害人,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提起自訴,成為自訴人。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三種自訴案件:一是被告知后處理的案件;二是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是被害人有證據證明,被告人侵犯人身、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在這三種情況下,該單位可能成為受害者。在這三種情況下,如果只允許被害人自然人,但不允許被害人單位以自訴人身份提起自訴和參與訴訟活動,則該單位被害人的訴訟權利將得不到充分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星期六不上班算曠工嗎
2020-12-092020年最新空心房補償政策
2021-03-18稅收保全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4房屋出租必須到公安局備案嗎
2020-11-14工傷鑒定申請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2-03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